四、計算題
1.【答案】
(1)進項稅額=6.12+4×7%=6.12+0.28+3.4=9.8(萬元)
(2)銷項稅額:18×17%+(1÷2%)×17%+[(20×0.65)÷(1+17%)]×17%=3.06+8.5+1.89=13.45(萬元)
(3)應納稅額:13.45-9.8=3.65(萬元)
(4)應納營業(yè)稅=1x5%=O.05(萬元)
2.【答案】
(1)支付業(yè)務招待費,超過計稅標準應予調整。8-(800+200)×0.005=3(萬元)
(2)新購置的小汽車屬資本性支出,不得在所得稅前列支。
(3)尚未交付使用的融資租賃設備發(fā)生的利息支出,資本性支出不得在所得稅前列支。
(4)遭受自然災害損失有賠償?shù)牟糠?,不得在所得稅前列支?
(5)本年實際收到稅務機關先征后退的增值稅,應并人企業(yè)利潤征收所得稅。
(6)盤盈價值20萬元的設備一臺,不得計提折舊。企業(yè)當年應納所得稅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2+3+14+6+20+10+1=56(萬元)
應納所得額稅=56×33%=18.48(萬元)
3.【答案】
(1)2004年外商投資者的再投資退稅額
2004年外商投資者將分得的稅后利潤20萬元購買另一投資者的股權,未增資不退稅。
(2)2005年外商投資者的再投資退稅額=20÷(1-30%)×30%×40%=3·43(萬元)
(3)2006年應納企業(yè)所得稅
①外方人員境外社會保險費80萬元不能列支;
②按規(guī)定交際應酬費列支數(shù)額為:500×10%。+(4000—500)×5%o=22.5(萬元)
③股票取得的凈收益20萬元應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④裝修餐廳支付費用30萬元,可以扣除,若是翻修支出則不得一次扣除;
⑤上交的管理費100萬元不得列支;
⑥應納企業(yè)所得稅和地方所得稅稅額=(4000—1800—200—540—108—22.5+20—30)×30%=395.85(萬元)
4.【答案】
(1)王某當月從A國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利息收入應在我國補繳的個人所得稅由于在A國繳納的個人所得稅3000元和300元,未超過抵免限額,所以可據(jù)實扣除。故而,該工程師當月應在我國補繳個人所得稅額=[20000×(1—20%)×20%+1400×20%]一3300=180(元)。
(2)王某承攬的設備安裝工程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王某承攬的房屋裝修工程,雖然分三次收款但仍然屬于一次性勞務報酬所得。故王某取得的裝修收人應繳納個人所得稅額=[60000—60000×3%×(1+7%)]×(1—20%)×30%一2000=11937.76(元)。
(3)王某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賠償款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個人取得特許權使用權的經濟賠償收入,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其所取得的經濟賠償款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計稅。所以,該作家應繳納個人所得稅:30000×(1—20%)×20%:4800(元)
(4)乙單位應代付的個人所得稅如果單位或個人為納稅人代付稅款的,應當將單位或個人支付給納稅人的不含稅支付額換算為應納稅所得,然后按規(guī)定計算應代付的個人所得稅款。王某取得的50000元勞務報酬,屬不含稅的收人,應將其換算成含稅收入再計稅。所以,
公司應代付的個人所得稅額=[(50000—7000)×(1—20%)÷68%1×40%一7000 =13235.29(元)
(5)王某中獎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
捐贈限額=20000×30%=6000(元)
王某中獎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20000—6000)×20%=2800(元)
(6)王某全年工資、獎金應納個人所得稅
王某全年工資應納個人所得稅=[(6000—1600)×15%一125]×12=6420(元)
王某全年年終獎金應納個人所得稅:18000÷12=1500,15%,扣除數(shù)25;18000×15%一25=2675(元)
王某全年工資、獎金應納個人所得稅=6420+2675=909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