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就已具備各種感覺,但這些感覺基本上是為無條件反射服務的。隨著神經(jīng)系統(tǒng),特別是大腦機能的發(fā)展,在日益多樣的、豐富的環(huán)境刺激影響下,各種感覺迅速發(fā)展起來。
(一)皮膚覺
兒童皮膚覺很早就開始出現(xiàn),在觸覺方面,兒童從很小的時候起,就能對于跟身體接觸的襁褓或被褥的任何不舒服的刺激表示強烈的反應,特別敏感的是嘴唇、手掌、腳掌、前額、眼簾等處。例如,在物體接觸嘴唇的時候,就立刻把物體抓握等等。在溫冷覺方面,感受性也是比較敏銳的。兒童剛出生的時候,由于外界環(huán)境較冷,因而大叫起來,如果放在溫暖的地方,就不哭了。在洗澡的時候,如果水太冷或太熱也會大哭起來。吃牛奶的兒童,如果牛奶太冷或太熱,他甚至會因而加以拒絕。在痛覺方面,目前還不十分明確,但兒童遇到痛刺激以后,就能立刻引起全身的或局部的反應,則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在許多不同文化中,有的父母常常用一個單子把乳兒裹起來,或者僅僅是抱著他,就可以減少哭叫。因此,有心理學家提出乳兒的“皮膚饑餓”理論,認為兒童在很小的時候,皮膚具有“饑餓感”,只要成人輕輕撫摸或抱起來,他就會感到安全和解除“饑餓感”。這就是為什么通常當小孩子哭的時候,把他們抱起來,哭聲即止。
(二)嗅覺和味覺
嗅覺和味覺也發(fā)生得較早。嗅覺在兒童尋找母乳時起一定作用,根據(jù)研究材料:約在兒童出生后第一個月末,經(jīng)過23~24次的結(jié)合就可以形成用香味引起的食物性條件反射。4個月的兒童,就能比較穩(wěn)定地區(qū)別好的氣味和不好的氣味。新生兒時期就能對不同的味覺物體發(fā)生不同反應。新生兒生來就喜歡甜的味道,對甜的味道有積極的反應,而對苦和酸的東西產(chǎn)生一種特有的消極的表情:皺臉、閉眼、張嘴等等。出生后第二個月就能比較明確而精細地區(qū)別酸、甜、苦等不同味道。例如,吃慣了母乳的兒童,在剛剛換吃牛奶的時候,往往會加以拒絕。
(三)視覺
視覺和聽覺在兒童心理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兒童出生后的兩三周內(nèi),常??梢钥吹絻裳鄣牟粎f(xié)調(diào)運動,如一只眼睛偏左,一只眼睛偏右,或兩眼對合在一起。同時,一遇光線,眼睛就瞇縫著或閉合著。這就說明兒童集中的視覺活動還未形成。約在兩三周之后,兩眼不協(xié)調(diào)運動就消失了,并且可以開始看到兒童對光線或物體有視覺反應,但不能長久地把視線集中在一個物體上。例如,兒童能開始注視燃著的火柴,但不能隨火柴的移動而長久地注視。約從第一個月末到第二個月初起,可以看見兒童的集中的視覺活動,并且逐漸能隨著移動的物體而移動自己的目光。
第三個月視覺更加集中而靈活,特別是對親近的成人的面孔的集中視覺能維持長久的時間。這時成人能用忽而隱藏忽而出現(xiàn)的方法來逗兒童發(fā)笑。約從第四個月起,兒童開始能對顏色有分化反應,特別是對紅色的物體最能引起兒童的興奮。約從第五六個月起,兒童開始能夠注視遠距離的物體,如飛機、月亮、街上行人等。此后,視覺的進一步發(fā)展,就已經(jīng)不只是集中注視,而是對事物的積極觀察了。
(四)聽覺
新生兒出生后,因耳內(nèi)羊水還未清除干凈,因而聽覺不甚靈敏。當羊水完全排除后,聽覺就有了顯著的改善,例如,對強烈的聲音可以發(fā)生震顫、抽搐及眨眼等表情。
集中的聽覺從何時開始還沒有一致的研究結(jié)果。有人認為在出生后的兩三周開始,有的認為在出生后的兩三個丹開始。一般認為:出生后三個月能看到明顯的集中聽覺,能感受不同方位發(fā)出的聲音,并且向聲源轉(zhuǎn)頭。出生后三四個月,能傾聽音樂的聲音,并且對音樂(如催眠曲)表現(xiàn)愉快的情緒,而對于強烈的聲音則表示不快。從第四個月開始,能分辨出成人發(fā)出的聲音,如聽見母親的說話聲就高興起來,并開始發(fā)出一些聲音,似乎是對成人偽回答。
兒童辨別聲音能力的不斷發(fā)展,就為兒童言語的發(fā)生準備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