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 人力資本投資與在職培訓
一、在職培訓及其基本模型
在職培訓是除正規(guī)教育以外的另一種重要的人力資本投資形式 | 對于工人的技能學習來說,在職培訓都是最普遍、最主要的方式。 |
在職培訓的類型 | 一般在職培訓、特殊在職培訓。 |
二、在職培訓的成本與收益及其安排
表12—7 在職培訓的成本與收益
成本 | 一些直接成本開支 | 1.支付受訓者的工資及教師的講課費 2.支付租用培訓場地和培訓設備的費用 3.即使所用的是本企業(yè)的師資、場地、設備、也應該將其計入培訓成本。 |
受訓練者參加培訓的機會成本 | 1.在職員工參加培訓均需花費一定的時間,往往要提前下班或請假; 2.參加培訓的員工常常不能全力工作,這些都會給企業(yè)的生產和工 作帶來一定的損失。 | |
利用機器或有經(jīng)驗的職工從事培訓活動的機會成本 | ||
收益 | 主要表現(xiàn)在受訓者生產率的提高上面 |
表12—8 一般培訓與特殊培訓
類型 | 一般培訓 | 特殊培訓 |
含義 | 指培訓所帶來的技能對所有的行業(yè)和企業(yè)都有用 | 指培訓所產生的技能只對提供培訓的企業(yè)有用,而對其他企業(yè)則沒有用處。 |
區(qū)別 | 工人通過培訓所學得的職業(yè)技能對于向他們提供培訓的企業(yè)之外的其他企業(yè)是否有用 | |
區(qū)分意義 | (1)有助于解釋員工或企業(yè)是不是愿意對在職培訓付費 (2)更容易理解為什么有些企業(yè)特別熱衷于留住它們所培訓過的一些員工 | |
成本和收益安排 | (1)培訓期間:接受一種與較低的生產率相對應的較低工資率(低于不接受培訓時的市場工資率), (2)培訓后:獲得與較高的生產率相對應的較高工資率(高于不接受培訓情況下所可能獲得的市場工資率) |
(1)培訓期間:企業(yè)向員工支付一種位于市場工資率和低生產率工資率之間的工資率,這實際上意味著企業(yè)和員工共同分攤了特殊培訓的成本 (2)培訓后:企業(yè)會向員工支付一種介于不接受培訓時的低生產率工資率和接受完培訓后達到的高生產率的工資率之間的工資率,從而使得雙方都獲利。 |
[例題12-3-1單選題](2010年)關于在職培訓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大部分在職培訓都同時具有一般培訓和特殊培訓的特征
B.在職培訓是一種人力資本投資
C.在職培訓的成本應當全部由企業(yè)承擔
D.在職培訓投資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兩個部分
E.在職培訓投資對企業(yè)和員工雙方的行為都有可能產生影響
[答案] ABDE
[例題12-3-2單選題]一般培訓的成本和收益的安排是:員工在接受培訓期間接受一種( ),同時在培訓以后又獲得與較高的生產率相對應的較高的工資率。
A.位于低生產率工資率之下的工資率
B.位于市場工資率和低生產率工資率之間的工資率
C.與較低的生產率相對應的較低工資率
D.與不接受培訓時的生產率相對應的工資率
[答案] C
三、在職培訓對企業(yè)及員工行為的影響
1. 只有在受過專門訓練的工人仍然繼續(xù)被企業(yè)所雇用的條件下,企業(yè)才能收回人力資本投資的收益。這樣,企業(yè)必然會有一種強烈的經(jīng)濟動機,這就是通過各種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來盡力降低受過特殊培訓的這些員工的流動率或辭職率。
2. 大多數(shù)接受過特殊培訓的員工可能都比較愿意在本企業(yè)中工作較長的時間,這樣他們的流動傾向就會受到削弱。
3. 企業(yè)中資格越老的工人失業(yè)的可能性越小,在企業(yè)迫不得已裁減工人時,通常都是先解雇進企業(yè)年頭短和時間最晚的那些人員。
4. 就市場情況來說,接受正規(guī)學校教育數(shù)量越多(接受訓練的能力越強,越可以在較短的時間掌握培訓的內容,達到培訓的要求)的人,越有可能接受更多的在職培訓。
5. 隨著員工年齡越來越大,他們進行在職培訓投資的意愿也就越來越低,因此,他們的實際工資報酬水平將越來越接近潛在的工資報酬水平,直到最后兩者完全重合,這時,勞動者就不再以在職培訓的形式進行人力資本投資了。
[例題12-3-3單選題](2011年)關于在職培訓與企業(yè)行為和員工行為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職培訓對于企業(yè)行為和員工行為沒有影響
B.在職培訓對企業(yè)行為有影響,但是對員工個人的行為沒有影響
C.在職培訓中包含的特殊培訓內容有助于抑制員工的離職傾向
D.在職培訓中包含的一般培訓內容有助于抑制員工的離職傾向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