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 名】:鴉膽子
【拼 音】:YADANZI
【英文名】:Java Brucea Fruit
【來 源】:為苦木科植物鴉膽子的果實。
【功 效】:清熱,燥濕,殺蟲,解毒。
【主 治】:治痢疾,久瀉,瘧疾,痔瘡,疔毒,疣,雞眼。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有毒。①《醫(yī)學衷中參西錄》: "味極苦,性涼。"②《本草正義》: "大苦,大寒。"③《廣西中藥志》: "味極苦,性寒,有毒。"
入大腸、肝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用龍眼肉或膠囊包裹,飯后吞服,每次5~20粒,1日3次。外用:搗敷。
【用藥忌宜】:脾胃虛弱,嘔吐者忌服?!稄V西中草藥》:"孕婦和小兒慎用。"
【藥物配伍】:1、配龍眼肉:鴉膽子腐蝕作用較強,內(nèi)服易于刺激胃腸,引起惡心嘔吐,胸悶腹痛等癥,故用龍眼肉之甘緩補中,以減少胃腸刺激癥狀。二藥常用于治療阿米巴痢疾,熱性赤痢。 2、配木香,一寒一溫,一入血分,一入氣分,氣血并治,治痢疾,除后重效佳。
【別 名】:老鴉膽(《生草藥性備要》)、鴉膽、苦榛子(《吉云旅鈔》)、苦參子(《綱目拾遺》)、鴉蛋子(《植物名實圖考》)、鴨蛋子(《醫(yī)學衷中參西錄》)、鴨膽子(《中藥志》)、解苦楝(《廣西中藥志》)、小苦楝(《廣西中草藥》)
【處方名】:鴉膽子、鴨蛋子、雅旦子、鴉旦子、鴨旦子
【商品名】:鴉膽子、苦參子,以粒大飽滿、種仁色白、油性足者為佳。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福建、廣西、云南、臺灣、廣東等地,鴉膽子藥材主產(chǎn)廣東、廣西。福建、臺灣亦產(chǎn)。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凈枝葉雜質(zhì),曬干。
【拉丁名】:藥材Fructus Bruceae原植物 Brucea javanica(L.)Merr.
【炮制方法】:簸凈雜質(zhì),洗凈,曬干,剝?nèi)ネ鈿?,取整仁?/P>
【考 證】: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鴉膽子,出閩、廣,藥肆中皆有之。形如梧子,其仁多油,生食令人吐,作霜,捶去油,入藥佳。"②《嶺南采藥錄》: "鴉膽子,治?;拣鄱?,搗汁飼之。"③《南方主要有毒植物》:"鴉膽子,有毒部位:果殼和種子。中毒癥狀:成年人吃12粒有中毒危險。癥狀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昏,全身無力,呼吸慢或困難,昏睡,最后四肢麻痹。解救方法:洗胃;內(nèi)服蛋清或牛奶及活性炭;內(nèi)服或注射維生索 B1;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及維生素丙。腹劇痛時給止痛劑;昏睡時給興奮劑等對癥治療。廣州草藥醫(yī)師介紹:先用甘草三錢煎水服或嚼爛吞下原汁,后吃紅糖和凍白粥。"
【生藥材鑒定】:干燥成熟的果實呈長圓形或卵形,兩頭稍尖,長6~10毫米,直徑3~7毫米。表面灰黑色,有不規(guī)則多角形的網(wǎng)紋,底端有凹陷的果柄痕。 外殼質(zhì)硬而脆,破開后內(nèi)面灰紅色或灰黃色,光滑而油潤。內(nèi)有黃白色種仁,呈卵形,長4~7毫米,直徑3~5毫米,外包抽皺的薄膜,富有油性。無臭,味極苦。以質(zhì)堅、仁白、油性足者為佳。顯微鑒定:粉末: 棕色。①內(nèi)果皮外層石細胞淡黃棕色,多呈類圓多角形,直徑13~63μm,壁厚6~18μm,孔溝較短或不明顯,紋孔細小。②內(nèi)果皮內(nèi)野石細胞淡黃色或無色。多呈類長方形或類多角形,邊緣波狀,直徑33~44μm,長約至84μm,壁厚10~28μm,有的不均勻,孔溝較短或不明顯。③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壁平直,稍厚或呈連珠狀,內(nèi)含紅棕色色素,氣孔少見;斷面觀類方形或長方形,外被較厚角質(zhì)層。④含晶厚壁細胞壁,微木化,內(nèi)含草酸鈣方晶。⑤草酸鈣簇晶存在于中果皮薄壁細胞 ,直徑紅至30μm。此外,子葉細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種皮細胞細長條形,壁薄。本品以質(zhì)堅、仁白、油性足者為佳。
【中藥化學成分】:鴉膽子含生物堿(鴉膽子堿 Brucamarine和鴉膽寧 Yatanine等)、糖甙(鴉膽靈 Brucealin、鴉膽子甙Yatanoside等)、酚性成分(鴉膽子酚 Brucenol等)和一種羥基羧酸稱鴉膽子酸(Bruceolic acid, C47 H94 O3,熔點88.5°)等。鴉膽子仁含脂肪油(鴉膽子油)56.23%。油中不皂化物占1.36%,內(nèi)含揮發(fā)油少許;皂化物92.7%,內(nèi)含油酸(占原油的%~下同)81.87%、亞油酸3.37%、硬脂酸2.65%、棕櫚酸6.62%等;還有熔點為152℃的絹絲狀結(jié)晶體4.59%。種子中含多種結(jié)構(gòu)上類似苦木素(Quassin)的苦味成分:鴉膽子苦醇(Brusatol)、鴉膽子素(Bruceine)A、 B、C、 D、 E、 F、G、 H等。 含鴉膽子甙(yatanoside)。尚含多種苦味成分:鴉膽子苦素A,B,C,D,E,F,G,I(bruceine A,B,C,D,E,F,G,I),鴉膽子苦醇(bursatol),以及生物堿鴉膽靈,4-ethoxy cabonyl-2- quinolene。此外,含鴉膽子甙 A,B,C(bruceoside A,B,C),并含脂肪油56.23%(出油率為 17%)。鴉膽子油中除去三油酸甘油酯的剩余部分 ,經(jīng)氣—質(zhì)聯(lián)用分析,還含有軟脂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十七碳烷酸(heptadecoic acid) 及花生酸(arachidic acid)。從莖中亦分離鑒定了鴉膽子苦醇 (brusatlo),并有沒食子酸乙酸(ethyl gallate)大黃酚 (chrysophanol)、大黃酚甙(chrysophanein)和β-谷甾醇,其中鴉膽子苦醇有較強的抗癌活性。又報道,尚分得鴉膽子苦烯(bruc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