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 名】:白頭翁
【拼 音】:BAITOUWENG
【英文名】:Chinese Pulsatilla Root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毛茛科植物白頭翁的干燥根。
【功 效】:清熱涼血,解毒。
【主 治】:治熱毒血痢,溫瘧寒熱,鼻衄,血痔。
【性味歸經(jīng)】:苦,寒。 ①《本經(jīng)》:“味苦,溫,無毒?!?②《別錄》:“有毒?!?nbsp; ③《藥性論》:“味甘苦,有小毒。” ④李杲:“味苦,性寒。”
入大腸、肝、胃經(jīng)。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腎二經(jīng)。” ②《本草經(jīng)疏》:“入手、足陽明經(jīng)血分?!?③《長沙藥解》:“入足少陽膽、足厥陰肝經(jīng)?!?/P>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鮮者0.5~1兩);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用藥忌宜】:虛寒瀉痢忌服。 ①《藥性論》:“豚實(shí)力使?!雹凇度杖A子本草》:“得酒良?!?③《本草經(jīng)疏》:“滯下胃虛不思食,及下利完谷不化,泄瀉由于虛寒寒濕,而不由于濕毒者忌之。” ④《本草從新》:“血分無熱者忌?!?/P>
【藥物配伍】:配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配苦參,清熱燥濕;配秦皮,燥濕止??;配阿膠,清熱解毒。
【別 名】:野丈人、胡王使者(《本經(jīng)》)、白頭公(《本草經(jīng)集注》)、奈何草《吳普本草》、粉草、粉乳草、白頭草《履巉巖本草》、注之花、老翁發(fā)《和漢藥考》、貓頭花、貓古都《植物名實(shí)圖考》,又名:老和尚頭、老冠花、老姑草、毫筆花、耗子尾巴花、貓爪子花、菊菊苗、老翁花、山棉花根
【處方名】:白頭翁、白頭公
【商品名】:白頭翁,以根條粗長、整齊不碎、干燥、色灰黃、頭部有白絨毛者為佳。
【藥用部位】:本植物的莖葉(白頭翁莖葉)、花(白頭翁花)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動(dòng)植物資源分布】: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安徽、山西、陜西、江蘇等地。藥材主產(chǎn)內(nèi)蒙古、遼寧、河北。此外,河南、山東、吉林、江蘇、安徽、陜西、山西、黑龍江等地亦產(chǎn)。
【藥材的采收與儲(chǔ)藏】:春季開花前采挖,除掉地上莖,保留根頭部白色茸毛,去凈泥土,曬干。
【拉丁名】:藥材Radix Pulsatillae 原植物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洗凈,潤透后切片曬干。
【考 證】: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①《別錄》:“白頭翁生高山山谷及田野。四月采?!?②《唐本草》: “白頭翁,其葉似芍藥而大,抽一莖,莖頭一花,紫色,似木堇花,實(shí)大者如雞子,白毛寸余。正似白頭老翁,故名焉?!醑煻玖?,似續(xù)斷而扁?!?③《蜀本草》:“《圖經(jīng)》云,(白頭翁)有細(xì)毛,不滑澤,花蕊 黃,今所在有之。二月采花,四月采實(shí),八月采根,皆日干。” ④《開寶本草》:“今驗(yàn)此草叢生,狀如白薇而柔細(xì)稍長,葉生莖頭,如杏葉,上有細(xì)白毛,近根者有白茸?!短谱ⅰ吩?葉似芍藥,實(shí)大如雞子,白毛寸余,此皆誤矣?!?nbsp; ⑤ 《本草衍義》:“白頭翁,生河南洛陽界及新安土山中。”
【生藥材鑒定】:干燥的根呈圓柱形至圓錐形,稍扭曲,或有破皮處,長6~15厘米, 直徑0.5~1.7 厘米。外皮黃棕色或灰棕色,多已脫落,殘留者亦易剝落,不帶外皮者呈灰黃色或淡黃褐色,具縱皺及斑狀的支根痕,皮破處有網(wǎng)狀裂紋或裂 隙。根頭頂端叢生白色毛茸及除去莖葉的痕跡。質(zhì)硬而脆。斷面較平坦,外部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木心淡黃色。氣微,味苦澀。以條粗長、整齊、外表灰黃色、根 頭部有白色毛茸者為佳。商品白頭翁,各地使用的品種頗不一致,其主要的尚有:薔薇科植物委陵菜 Potentilla chinensis Ser. 的根或帶有地上部分的根(參見“委陵菜”條),使用于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福建、四川、貴州、安徽、江蘇等地;翻白草 P. Discolor Bge. 的根或帶根全草(參見 “翻白草” 條),使用于河南、安徽、江蘇、江西、廣西、廣東等 地;毛莨科植物野棉花 Anemone vitifolia Buch.-Ham. 的 根(參見“野棉花根”條),使用于陜西、四川、甘肅等地;打破碗花花 A. Upehensis Lem. 的根(參見”打破碗花花”條), 使用于甘肅等地;大火草 A. Tomentosa (Maxim.) Pei的根(參見“大火草根”條),使用于四川、甘肅等地。此外,尚有下列幾種同屬植物亦同等入藥: ①興安白頭翁 Pulsatilla dahurica (Fisch. ) Spr. 根出葉2回羽狀全裂,最終裂片 線狀披針形,寬4~10毫米,先端銳 尖,上方常有1至數(shù)個(gè)粗銳鋸齒;花淡藍(lán)紫色,花被長圓形,長2~2.8 厘米。分布東北. ② 朝鮮白頭翁 Pulsatilla koreana Nakai 根出葉2回羽狀全裂,側(cè)生的兩對(duì)全裂片無柄,頂端的一片有柄,廣菱形,再作2~3深裂; 花鮮紅色或紫紅色。分布東北。③細(xì)葉白頭翁 Pulsatilla turczaninovii Krylov et Serg. 根出葉3回羽狀分裂,最終裂片狹線形,寬1~2.5毫米; 花大,藍(lán)紫色,花被片不反折,外面被伏毛。 分布東北及內(nèi)蒙古、河北等地。 ④蒙古白頭翁 Pulsatilla ambigua Turcz. Ex Pritz.基生葉2回3全裂,最終裂片寬0.8~1.5毫米,側(cè)生裂 片無柄,近羽狀深裂,上面幾無毛,下面被長柔毛:花紫色, 花被外面密生柔毛。 分布內(nèi)蒙古、新疆。顯微鑒定: 根橫切面:表皮、皮層、內(nèi)皮層通常己脫落,韌皮部寬廣,外側(cè)細(xì)胞棕色,壁木栓化;韌皮纖維單個(gè)散在、數(shù)個(gè)成束,壁較厚或有的根無纖維。形成層環(huán)明顯。木質(zhì)部射線較寬;導(dǎo)管單個(gè)散在可有的根無纖維。形成層環(huán)明顯。木質(zhì)部射線較寬;導(dǎo)管單個(gè)散在或數(shù)個(gè)成群;木纖維壁厚,非木化。較粗的根中央常為薄壁細(xì)胞。粉末:灰黃白色。①韌皮纖維梭形,長100-390μm,直徑16-42μm ,壁厚6-13μm,木化,有的層紋較密,孔溝明顯;另有少數(shù)纖維甚短,形如石細(xì)胞。②非腺毛(糸根頭部殘留的葉柄基或幼葉的毛茸) 單細(xì)胞,細(xì)長,直徑13-27(-33) μm,壁厚2-14μm,木化,少數(shù)非木化,有的表面可見螺狀或雙螺狀紋理。③具緣紋孔、網(wǎng)紋及螺紋導(dǎo)管直徑10-72μm。此外,木栓化細(xì)胞類多角形;淀粉粒少數(shù),單粒直徑約至22μm,復(fù)粒由2-4分粒組成。
【中藥化學(xué)成分】:白頭翁、興安白頭翁、朝鮮白頭翁、細(xì)葉白頭 翁的根含皂甙(C45 H76 O20)約9%,水解則生三萜甙元 (C30 H18 O4)、葡萄糖、鼠李糖和一未知的糖。另含白頭翁 素(又名銀蓮花素, Anemonin),是一種強(qiáng)的心臟毒,但除去根的全草則有強(qiáng)心作用,其強(qiáng)心成分有翁靈(Okinalin, C32 H64 O2)、翁因(Okinalein,C4 H6 O2)。 同屬植物 Pulsatilla cernua 的根含豆甾醇(Stigma- sterol,C29 H46 O)和B-谷甾醇(B-Sitosterol),又含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及極少量 的乙酰齊墩果酸。又從同屬植物 ulsatilla nigricans 的 根中分離出一種甙,命名為白頭翁甙 A (Pulsatoside A),其甙元為常春藤皂甙元,其糖為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及鼠李糖。根含:喔奇哪靈(okinalin)
【中藥化學(xué)鑒定】:取本品粗粉4g ,加乙醇20ml,熱回流1h,濾液濃縮至約6ml,放冷,加丙酮適量,析出沉淀,濾過,速取沉淀少量(約5mg),置試管中,加醋酐1ml溶解,沿管壁加硫酸1ml,兩液界面顯紅色或紅紫色環(huán)。(檢查皂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