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麻仁、郁李仁的功效、主治病證:
火麻仁:功能潤腸通便。本品甘平質(zhì)潤多脂,既能潤腸通便,又兼滋養(yǎng)補虛作用,故主治年老體弱、產(chǎn)婦及體虛津血不足的腸燥便秘之證。
郁李仁:功能潤腸通便,利水消腫。本品亦質(zhì)潤多脂,有較好的潤腸通便作用,且本品潤腸之中兼能行大腸之氣滯,故又多用于大腸氣滯,腸燥便秘之證。郁李仁又能利水消腫,可用治水腫脹滿,腳氣浮腫等證。
2、火麻仁的用量用法:
火麻仁:煎服,10-15g, 打碎入煎。
峻下逐水藥
要點:
1、甘遂、牽牛子的功效、主治病證:
甘遂:功能瀉水逐飲,消腫散結(jié)。本品瀉水逐飲力強大,并善行經(jīng)隧之水濕,主治水腫、臌脹、胸脅停飲正氣未衰之證;本品尚有逐痰涎的作用,故可用于風(fēng)痰癲癇;甘遂外用能消腫散結(jié),可用治瘡癰腫毒。
牽牛子:功能瀉下、逐水、去積、殺蟲。又能瀉肺氣,逐痰飲。主治水腫、臌脹;痰飲喘咳;胃腸實熱積滯,大便秘結(jié);蟲積腹痛等證。
2、大戟、芫花、巴豆的功效:
大戟:功效瀉水逐飲,消腫散結(jié)。
芫花:功效瀉水逐飲,祛痰止咳,殺蟲療瘡。
巴豆:功效峻下冷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蝕瘡。
甘遂、大戟、芫花、巴豆、牽牛子的用量用法:
甘遂:入丸散服,每次0.5-1g。內(nèi)服須醋制用,以降低毒性。外用適量,生用。
大戟: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1g。內(nèi)服須醋制用,以降低毒性。外用適量,生用。
芫花: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0.6g。內(nèi)服須醋制用,以降低毒性。外用適量。
巴豆:入丸散服,每次0.1-0.3g。大多制成巴豆霜用,以降低毒性。外用適量。
牽牛子:煎服,3-9g;入丸散服,每次1.5-3g。牽牛子炒用藥性減緩。
4、甘遂、大戟、芫花、巴豆、牽牛子的使用注意:
甘遂:體質(zhì)虛弱及孕婦忌用。反甘草。
大戟:體質(zhì)虛弱及孕婦忌用。反甘草。
芫花:體質(zhì)虛弱及孕婦忌用。反甘草。
巴豆:體質(zhì)虛弱及孕婦忌用。畏牽牛子。
牽牛子:孕婦忌用。不宜與巴豆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