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題目:歸去來兮辭
2.內容: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jīng)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3.基本要求:
(1)帶領學生朗讀理解第一段;
(2)理解作者歸隱的原因;
(3)體會作者不與黑暗社會同流合污、辭官歸隱的情懷。
(一)導入新課
陶淵明的歸隱傾向,歷來被文人所稱道。對于這一點,人們?yōu)槭裁唇蚪驑返滥?辭官歸隱的價值究竟何在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通過他直述歸隱原委的一首辭《歸去來兮辭》,來討論一下陶淵明歸隱的原因和歸隱留給我們的價值。(板書課題和作者)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跟讀,要求讀準字音。
2.結合注釋及工具書,疏通文意,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標記。
3.感受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明確:本文作于辭官之初,敘述了他辭官歸隱后的生活情趣和內心感受,表達了作者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通過描寫具體的景物和活動,創(chuàng)造出一種寧靜恬適、樂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三)深入研讀
(1)播放音頻,引導學生朗誦第一段,思考問題:
①陶潛辭官歸田的原因是什么?請依據(jù)文本作答。
明確:田園將蕪、心為形役、已往不諫,來者可追、迷途未遠,今是昨非。
②從陶潛辭官歸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當時的心境如何?請用自己的話作答。
明確:自責、自悔→“田園將蕪”“心為形役”,自恕、自慰→“已往不諫,來者可追”“迷途未遠,今是昨非”。
(2)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思考、討論。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①作者歸家途中的迫切體現(xiàn)在哪里?
明確:舟遙遙、問征夫、恨晨光,尤其一個“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②抵家時的欣喜體現(xiàn)在哪些語句當中?
明確: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樂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來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誰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倫之樂圖啊!
③這一段表現(xiàn)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明確:本性愛自然,討厭官場世俗,喜歡歸隱田園,表達了作者不與黑暗社會同流合污,向往田園生活的隱士情懷,也抒發(fā)了他為追求高尚的人生理想,堅定自己高潔的人生追求。淡泊明志。閑適自在的隱士情懷。
(四)拓展延伸
談談對古代歸隱現(xiàn)象的看法。
(五)小結作業(yè)
小結:教師總結,深化感情。(陶淵明,入仕為官是他的初衷,摒棄官場是他的節(jié)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畝是他生活的保障,琴書詩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窮守節(jié)是他歸隱意念,樂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今天學習的《歸去來兮辭》,是了解陶淵明的隱士情懷,了解中國古代隱士文化的一個窗口。)
作業(yè):以《我眼中的陶淵明》為題,寫一篇隨筆。
【板書設計】略
資料下載>>教師資格面試結構化專項+教案模板+萬能試講話語
報考信息>>教師資格證報考信息查詢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wǎng)校還原面試情景現(xiàn)場,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zhàn)通關!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