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
皇帝(執(zhí)政) |
具體制度 | ||
立法 |
刑罰制度 |
司法制度 | ||
春秋 |
鄭國(guó)子產(chǎn) |
鑄刑書(shū) |
|
|
晉國(guó)趙鞅 |
鑄刑鼎 |
|
| |
西漢 |
漢高祖 |
上請(qǐng)制度 |
|
|
漢文帝 |
|
刑制改革I |
| |
漢景帝 |
|
刑制改革II,III |
| |
漢武帝 |
|
|
司隸校尉,刺史 | |
漢宣帝 |
親親得相首匿 |
|
| |
東漢 |
|
|
|
秋冬行刑 |
曹魏 |
魏明帝 |
曹魏律,八議 |
|
|
西晉 |
晉武帝 |
泰始律,五服,張杜注律 |
|
|
北魏 |
太武帝 |
|
|
死刑復(fù)奏 |
隋 |
隋文帝 |
開(kāi)皇律,十惡 |
封建五刑 |
|
唐 |
唐太宗 |
貞觀律 |
加役流 |
|
唐高宗 |
永徽律疏 |
|
| |
唐玄宗 |
唐六典 |
法官回避 |
| |
唐宣宗 |
大中刑律統(tǒng)類 |
|
| |
宋 |
宋太祖 |
宋刑統(tǒng),編敕 |
折杖法,偶用刺配 |
審刑院,降大理寺 |
宋太宗 |
|
|
提點(diǎn)刑獄司 | |
宋仁宗 |
敕律并行 |
常用刺配;始用凌遲 |
| |
宋神宗 |
以敕代律,編敕所 |
常用凌遲 |
審刑院并入刑部 | |
|
慶元條法事類 |
凌遲成為法定刑 |
| |
明 |
明太祖 |
大明律,明大誥 |
奸黨罪 |
錦衣衛(wèi),廷杖 |
明成祖 |
|
|
復(fù)錦衣衛(wèi),設(shè)東廠 | |
明英宗 |
開(kāi)始編撰會(huì)典 |
|
朝審 | |
明憲宗 |
|
|
西廠,大審 | |
明武宗 |
|
|
內(nèi)行廠 | |
清 |
康熙 |
開(kāi)始編撰會(huì)典和則例 |
|
|
乾隆 |
大清律例;會(huì)典,以典為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