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個著作財產權:
1、使用權。
2、獲得報酬權。
三、三個要知道:
1、債權讓與是無因行為。
2、債務承擔是無因行為。
3、《技術合同解釋》增加了一個技術秘密的“善意取得”(第12條)。
四、四個著作人身權:
1、發(fā)表權
2、署名權。
3、修改權。
4、保護作品完整權?!魅松頇嗍怯欣獾挠谰弥髁x,后三個權利永久受保護。
五、五種鄰接權的主體:
1、出版者。
2、演員。
3、演出單位。
4、錄音錄像制作者。
5、廣播電臺、電視臺(《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26條。表演者包括演員和演出單位)。
六、六個聯(lián)想
1、不當得利與侵占罪(不)。
2、表見代理權與善意取得中出賣人占有的取得(同)。
3、表見代理相對人的善意與善意取得人的善意(同);表見代理中善意相對人的善意與無權代理善意相對人的善意(不)。
4、主張對方不履行與主張對方有代理權的舉證責任(同)。
5、主張對方不履行與主張對方瑕疵履行的舉證責任(不)。
6、無權處分委托物與無權處分脫離物的效果(不)
七、七個單方法律行為:
1、通知解除。
2、通知抵銷
3、通知撤銷。
4、通知免除。
5、拋棄。
6、遺囑。
7、其他。
八、物權法理解上的八項注意:
1、物權的絕對性。
2、物權法定原則。
3、物權優(yōu)先效力。
4、公示原則。
5、公信原則。
6、物權類型體系。
7、擔保物權與用益物權的區(qū)別。
8、物的分類。
九、《人身損害賠償解釋》規(guī)定的九種特殊責任主體
1、安全保障義務人作為責任主體。
2、教育機構作為責任主體。
3、雇主作為責任主體。
4、承攬人作為責任主體。
5、雇主作為責任主體。
6、工傷賠償責任主體。
7、無償幫工人致人損害的責任主體。
8、幫工人自身遭受損害的責任主體。
9、見義勇為行為的補償與責任主體。
十、無約定時十大成果的歸屬:
1、無效技術合同、被撤銷的合同,成果歸完成人(《技術合同解釋》第11條第2款)。
2、以技術成果出資,成果歸企業(yè)(《技術合同解釋》第16條)。
3、職務技術成果的使用權、轉讓權,專利申請權歸單位(《合同法》第326條第1款、《專利法》第6條第1款)。
4、非職務技術成果的使用權、轉讓權、專利申請權,歸完成人(《合同法》第326條第2款、《專利法》第6條第2款)。
5、委托開發(fā)合同,專利申請權歸研究開發(fā)人(《合同法》第339條)。
6、合作開發(fā)合同,專利申請權歸合作人共有(《合同法》第340條)。
7、委托開發(fā)或者合作開發(fā)的技術秘密成果,共有(《合同法》第341條)。
8、技術轉讓合同的后續(xù)技術成果,歸完成人(《合同法》第354條)。
9、技術服務和技術咨詢新創(chuàng)技術成果,屬于受托人或委托人(《技術合同法》第363條)。
10、跨單位時,技術成果合理分享(《技術合同解釋》5條)。
相關推薦:
更多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