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價格從1973年12月的2.90美元/盎司開始啟動和攀升。此時,亨特兄弟已經(jīng)持有3500萬盎司的白銀合約。不到兩個月,價格漲到6.70美元。但當時墨西哥政府囤積了5000萬盎司的白銀,購入成本均在2美元/盎司以下,墨政府決定立即以每盎司6.70美元的價格獲利。墨西哥人沖垮了市場,銀價跌回4美元左右。
此后的四年間,亨特兄弟積極地買入白銀,到1979年,亨特兄弟通過不同公司,伙同沙特阿拉伯皇室以及大陸、陽光等大的白銀經(jīng)紀商,擁有和控制著數(shù)億盎司的白銀。當他們開始行動時,白銀價格正停留在6美元/盎司附近。之后,他們在紐約商業(yè)交易所(NYMEX)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以每盎司6-7美元的價格大量收購白銀。年底,他們已控制了紐約商品交易所53%的存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69%的存銀,擁有1.2億盎司的現(xiàn)貨和0.5億盎司的期貨。在他們的控制下,白銀價格不斷上升,到1980年1月17日,銀價已漲至每盎司48.7美元。1月21日,銀價已漲至有史以來的最高價,每盎司50.35美元,比一年前上漲了8倍多。這種瘋狂的投機活動,造成白銀的市場供求狀況與生產(chǎn)和消費實際脫節(jié),市場價格嚴重地偏離其價值。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就在亨特兄弟瘋狂采購白銀的過程中,每張合約保證金只需要1000美元。一張合約代表著5000盎司白銀。在2美元/盎司時,1000美元合10%;而價格漲到49美元/盎司時就顯出少得可憐了。所以,交易所決定提高交易保證金。交易所理事會鑒于形勢嚴峻,開始緩慢推行交易規(guī)則的改變,但最終把保證金提高到6000美元。后來,索性出臺了“只許平倉”的規(guī)則。新合約不能成交,交易池中的交易只能是平去已持有的舊頭寸。
最后,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在CFTC的督促下,對1979-1980年的白銀期貨市場采取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提高保證金、實施持倉限制和只許平倉交易等。其結(jié)果是降低空盤量和強迫逼倉者不是退出市場就是持倉進入現(xiàn)貨市場,當然,由于占用了大量保證金,持倉成本會很高。當白銀市場的高潮在1980年1月17日來臨之時,意圖操縱期貨價格的亨特兄弟無法追加保證金,在1980年3月27日接盤失敗。
價格下跌時,索還貸款的要求降臨在亨特兄弟面前。他們借貸來買進白銀,再用白銀抵押來貸更多款項?,F(xiàn)在他們的抵押品的價值日益縮水,銀行要求更多的抵押品。3月25日,紐約投資商Bache向亨特兄弟追索1.35億美元,但是他們無力償還。于是Bache公司指示賣出亨特兄弟抵押的白銀以滿足自己的要求。白銀傾瀉到市場上,價格崩潰了。
亨特兄弟持有數(shù)千張合約的多頭頭寸。單單為了清償債務(wù),他們就要拋出850萬盎司白銀,外加原油、汽油等財產(chǎn),總價值接近4億美元。亨特兄弟去華盛頓求晤政府官員,試圖爭取財政部貸款給他們,幫助他們度過難關(guān)。此時,亨特兄弟手里還有6300萬盎司白銀,如果一下子拋出,市場就會徹底崩潰。另外,美國的一些主要銀行,如果得不到財政部的幫助來償還貸款,也要面臨破產(chǎn)的危險。在權(quán)衡利弊之后,聯(lián)邦政府最終破天荒地撥出10億美元的長期貸款來拯救亨特家族及整個市場。
從亨特兄弟操縱白銀市場的事件中可以看出,當期貨交易所一旦發(fā)現(xiàn)有操縱市場行為的企圖,就一定要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制止操縱危機的大面積爆發(fā)。同時,作為市場規(guī)則的制定者和監(jiān)督者,監(jiān)管機構(gòu)在解決由操縱引發(fā)的風險中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監(jiān)管者在面對由于操縱風險而造成市場機制失靈時,應(yīng)該根據(jù)自己的實力拿出最終解決危機的方案,以維護整個金融市場的安全與穩(wěn)定。
友情提示:本網(wǎng)站提供的行情分析類文章僅作為您的交易參考
相關(guān)推薦: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