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稅教育費附加易錯問題總結
1、實際交納的三稅為計說依據(jù)。凡是涉及到三稅的,除了兩個特殊情況外,即1、機關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2、進口不征以外,其他全部要征收。征收中涉及到一個減半征收,即生產卷煙的單位交納教育費附加減半征收。
2、進口不征,出口不退問題。
3、三個稅率的問題。城建市區(qū)為7%,縣城鎮(zhèn)為5%,其他為1%。其中教育費附加只有一個稅率3%
4、稅率確定問題。以交納或代收代繳三稅的納稅人的地區(qū)確認稅率。委托加工時,除受托人為個體經營者外,代收代繳消費稅,則消費稅的城建按照受托人所在地確定稅率。這里注意,凡是涉及到代繳三稅情形的,就要以代繳人的地區(qū)確定稅率了,很容易忽視的一個地方~!
5、退城建問題。出口城建不退,但涉及到減免退稅的,城建可以相應退回。這里要注意,減免部分的三稅來計算減免退回的城建。
6、罰城建問題。這是本章的重難點,涉及到稅務部門要求查補三稅的,城建應相應查補,由于查補而交納的罰款,滯納金應將城建計算進去,而稅務部門追收的罰款和滯納金不得計算城建。這里注意查補和追收的區(qū)別,另外是容易出客觀計算題的地方。千萬要注意計算哪些該計算城建,那些不該計算。而且要注意計算滯納金天數(shù),題目一般不會告訴滯納金的比例,一般為每日0。05%。
例:稅務部門2004年3月1日查獲某縣城a企業(yè)上月尚未交納增值稅100萬,消費稅50萬。稅務機關要求企業(yè)補繳稅款并征收滯納金和2倍罰款(滯納金按天數(shù)計算),計算企業(yè)應補交稅款合計。(假設稅務部門將教育費附加也要求計入)
解答:上月3月10日為交納稅款最后期限,按11日算起,企業(yè)滯納天數(shù)為22天。應補交稅款(100*3+50*3)*[1+(5%+3%)]
滯納金(100+50)*(1+5%+3%)*22*0。05%(這里滯納是否應將城建計入尚須討論,按照教材的精神我認為應該計入)
合計為補交稅款+滯納金
仍如上例,a企業(yè)補交稅款態(tài)度不配合,稅務部門按規(guī)定加收查補稅款的50%的罰款。此時,罰款應為(100+50)*50%,城建不能再次計入了。注意這里的區(qū)別。去年已經考過一次查補了,這次不代表不會出追收的題目。
關稅易錯問題總結
1、倒扣價格法問題。注意是從境內的銷售價格開始計算,如果是零售價格(即含增值稅)就得慢慢計算了,因為此價格中幾乎什么稅都有,最終目標是把關稅完稅價格算出來。境內含稅銷售額=關稅完稅價格+關稅+進口消費稅+貨物從海關運回的運費,保險費,裝卸費+境內發(fā)生的一切與銷售活動有關的費用+企業(yè)銷售時獲得的利潤+內銷增值稅。
例:甲商店銷售一批進口貨物,零售收入35.3925萬,該店成本利潤率10%,進口關稅稅率10%,消費稅率20%,問:甲為一般納稅人時,1.該批貨物進口已納關稅,消費稅分別是多少?2.本期應納增值稅多少?
解答:此題需用倒扣計算法
銷售含稅收入-增值稅-利潤-消費稅=完稅價格
完稅價格={35。3925/[(1+17%)(1+10%)]-35。3925/[(1+17%)(1+10%)]*20%}/(1+10%)(其中不含稅銷售額中包含利潤,消費稅額,關稅額,所以應該減去利潤,消費稅,關稅)
進口環(huán)節(jié)關稅=完稅價格*10%
進口環(huán)節(jié)增值稅=完稅價格*(1+10%)/(1-20%)*17%
進口環(huán)節(jié)消費稅=完稅價格*(1+10%)/(1-20%)*20%或者35。3925/[(1+17%)(1+10%]*20%(兩者的計算結果一定是一樣的,從完稅價格公式中可以看出)
應納增值稅=35。3925/(1+17%)*17%-進口環(huán)節(jié)增值稅
2、法定減免和特定減免問題。法定減免主要以定量為主,而特定減免中是對特定的貨物或特定的進出口業(yè)務的減免。
例:以下屬于關稅法定減免項目的是:
a:行郵稅額為35元的貨物
b:殘疾人專用器材的進口
c:外國政府捐贈的進口貨物
d:無價值的隨貨物進口的樣品
解答:adb和c屬于特定減免項目
3、離岸價格問題。離岸價格是指出口貨物離境前的總價,其中包括關稅,所以在計算關稅時要換算成不含稅價,關稅=離岸價格/(1+關稅稅率),千萬不要直接用離岸價格*關稅稅率,這里很容易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