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串用定額,抬高造價。裝飾工程施工時??删屯豁椖坑型两ǘ~相應子目、裝飾定額相應子目、修繕定額相應子目或安裝定額相應子目都能套用,有些地方甚至就是裝飾定額也有兩套(建設部門和輕工部門都有),不同定額的預算價格不管是人工費、材料費還是機械費都不是相同的。不同的定額其取費方法亦不同(有的按企業(yè)資質(zhì)情況取費、有的按工程類別取費),取費基數(shù)也不同(有的以定額直接費、有的以定額人工費)。有的裝飾施工單位預算人員在套用定額子目時魚目混珠、隨便套用,或者哪本定額價高就套哪本定額,變相抬高造價。其實國家早有明文規(guī)定;做什么工程套用什么定額,套什么定額來用相應的取費辦法,不同定額之間的劃分也都有明確的條款確定,不得混淆和串用。
5、亂換定額,有法不依。政府定額造價管理部門頒布的國家定額標準具有法令性,每套定額、每個分部分項定額子目都有詳細測算依據(jù)及編制說明,是否允許換算以及如何換算都有明確規(guī)定。有些裝飾施工單位預算人員隨心所欲,有法不依,常毫無科學依據(jù)地換算定額,胡亂調(diào)整人工及材料用量,從而達到抬高造價的目的。
6、不套定額,高估冒算?,F(xiàn)行裝飾定額,由于新材料、新工藝不斷出現(xiàn)等原因,裝飾定額子目項覆蓋面顯得有些跟不上裝飾行業(yè)的發(fā)展。對于裝飾定額缺項部分可以按裝飾預算定額要求套用工作內(nèi)容和技術條件相近定額子目進行換算,還可以按裝飾預算定額的口徑、規(guī)定、要求及同時期的標準編制一次性補充估價表,并報定額造價管理部門審核批準。有些施工單位預算人員利用目前裝飾定額不完善或缺項等不足之處借機不套定額,干脆全部采用市場估價的辦法完全拋開定額不切實際地高估冒算。如人工單價估為100元/工日,工藝木墻裙估為320元/m2,黑金花門套估為2500元/m,文件櫥估為1200元/組,普通工藝門估為1800元/樘等等。既按市場估了價,最終又累計到直接費中計取間接費和利潤等。
7、錯計材差,多算不扣。裝飾預算定額編制時,是以定額編制時期的人工單價及材料預算價格進入定額基價中的。預算人員編制預結算時應以實際施工時期的人工單價和裝飾材料市場實際價格與定額價調(diào)整材差。常有裝飾施工單位的預算人員只調(diào)整正差,不調(diào)整負差;或者對部分特殊高檔材料不按規(guī)定用限定價與定額價調(diào)整材差進入費用計取基數(shù),而是直接用昂貴的市場價來計取材基進入取費基數(shù);甲供材按定額規(guī)定不需要計算材差,無論甲供材的市場價多高,有的裝飾施工單位人員均照計不誤,人為加大取費基數(shù);更有甚者,有的裝飾施工單位連甲供材料價格和甲供水電費用也不退。
8、以次充好,偷梁換柱。建筑裝飾材料種類繁多,價格千差萬別,特別是高級裝修工程,裝飾施工單位預算人員往往在編制裝飾工程預算時以進口或高檔材料報價變標,實際施工時使用的卻是假冒或劣質(zhì)的同類材料,如樂思龍吊頂鋁板和吉祥牌鋁塑板,真假的價格差別很大。還有的將成套的設備、材料或配件分解報價,重復計算。如復合地板的市場報價中含地板、泡沫墊、粘結劑、銅收邊條等,或者有的價格就是綜合報價(包括人工和費用),然而裝飾施工單位預算人員卻全都要分別調(diào)差。也有的裝飾施工單位預算人員有意混淆材料、設備的型號、規(guī)格標準。在木作裝修中,施工單位往往用的油漆是上等材料,膠合板是中等材料,龍骨墊木是次等材料,木龍骨防腐、防火處理草率行事,或者干脆不做,而帳照算。其他像用鋼釘替代膨脹螺絲、ф6鋼筋替代ф8吊筋、吊頂內(nèi)敷線不穿管等情況不勝枚舉。
9、故弄玄虛,胡亂報價。有些裝飾施工隊伍利用人們對新材料、新工藝認識上的不足,亂開價、亂收費。由于新型建材的推廣和使用。在人們對這些材料尚不了解以前。故弄玄虛,胡亂報價,以求獲取超額利潤。如市場常見的都是3mm切片板,他就采購3.8mm切片板;進口XX米黃石材,他就利用譯音不同改稱為XXX米黃石材,其實就是一回事或者有差別也不大,但卻能迷惑別人,達到抬高造價的目的。
10、簽證失實,混淆是非。由于種種原因,業(yè)主代表或監(jiān)理人員不管圖紙或定額內(nèi)是否包括此項內(nèi)容隨意簽證,簽證的內(nèi)容有時與實際情況相差很大,簽證也不規(guī)范,單人簽證就能算數(shù)。按理,業(yè)主代表和監(jiān)理人員始終處于施工現(xiàn)場,全面了解施工全過程,且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實踐經(jīng)驗和相應的業(yè)務知識,對現(xiàn)場問題處理意見應科學、合理、經(jīng)濟。但現(xiàn)實卻相反,許多簽證明顯失實,不合邏輯,無科學性。某單位工程簽證用工竟超過定額用工,本末倒置;材料場內(nèi)運輸費、現(xiàn)場垃圾清理費等本已包含在費用定額中,有關人員卻又給予簽證;施工單位自身組織管理不當造成損失或返工、停工、窩工,有關人員也給予簽證;不管其量、價是否與事實相符及能否算到賬均給予簽證,理由就是確有其事,但這樣卻易混淆是非,魚目混珠。
11、市場無序,被逼無奈。裝飾工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投標單位為獲取工程競相壓價投標,中標后再不斷“變更”、“簽證”,竣工結算時打埋伏,加水份。審價人員在審核裝飾工程造價時常常會發(fā)現(xiàn)許多簽證屬于無中生有、價量不實或與定額重復,有些原因是由于基建管理人員或監(jiān)理人員工作能力低,被裝飾施工單位鉆了空子,有些則是由于相關人員腐敗所致、還有些裝飾施工單位預算人員為迎合建設單位非要砍一刀的心理,以及部分預結算審核機構以核減額收費的心態(tài),有意在預結算造價中“摻水”、“放蒼蠅”,嚴重干擾著造價管理制度及建筑經(jīng)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