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會工作者基于反實證主義方法論,研究殘障人士重建自信心的發(fā)展歷程。下列研究關注點中,符合反實證主義方法論的是( )。
A.描述殘障人士自信心重建的平均時間
B.注重精準測量殘障人士的自信心水平
C.注重發(fā)現提升殘障人士自信心的規(guī)律
D.理解殘障人士自信心重建的主觀體驗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大陸興起了與實證主義對立的思想。它反對從自然科學中尋找可以運用于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方法,提出了從個人的主觀動機或體驗中尋找認識社會的方法,試圖以個人行動的主觀根源說明人的活動、社會關系、社會結構和社會發(fā)展,從而形成了反實證主義思潮。
2.關于社會工作專業(yè)發(fā)展歷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社會工作的服務目標始終以微觀治療為主
B.社會工作形成之初便提出社會一 心理模式
C.為展現專業(yè)服務效能而逐步拓展服務對象
D.為解決復雜社會問題而出現整合社會工作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在社會工作專業(yè)化的進程中,曾經出現將工作領域細分、強調某種專業(yè)方法的現象。后來,隨著對社會問題復雜性的認識,社會工作者逐漸認識到,面對復雜問題應該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這樣,社會工作者開始探討將幾種社會工作方法綜合運用的可能性,這就是整合社會工作( 或綜合社會工作)的出現。目前,在社會工作實踐中以問題為本、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已經成為新的趨勢,故D正確。社會工作的最初目標是救助窮人和弱者,是“授之以魚”,后來變成還要“ 授之以漁”。強調發(fā)展、增能取向都反映了社會工作目標模式的變化,故A錯誤。社會工作形成之初,主要受心理學特別是精神分析理論的影響,其服務模式主要是心理-治療模式,后來社會一心理模式得到發(fā)展。故B錯誤。隨著社會問題的變化和人們對人類生存問題認識的變化及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工作的服務對象也在不斷拓展,故C錯誤。
3.社會工作者小寧的服務對象是一名白血病患兒,小寧協助患兒家庭向某基金會申請醫(yī)療援助。“六一”兒童節(jié)時,基金會邀請患兒及父母參加座談會并全程錄像。孩子父母找到小寧表示不愿意被錄像,但又擔心影響后期援助。根據社會工作倫理難題處理的基本原則,小寧恰當的做法是( )。
A.說服基金會無條件幫助孩子
B.與基金會協商匿名處理信息
C.支持孩子父母不參加座談會
D.勸說孩子父母參加座談會并錄像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社會工作者在做倫理決定和提供服務中要盡力保護服務對象的利益不受侵害,要盡可能地減少甚至預防倫理決定和服務可能對服務對象的身體、心理和精神造成的傷害,盡可能實現利益化。本題中服務對象不愿被錄像,又擔心影響救助,主要擔心的是自己的隱私問題,故社會工作者可以和基金會協商匿名處理信息。
4.初中生小明因期末考試成績差被父親責打,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他的父母向社會工作者求助。社會工作者了解到小明父母平時工作忙,無暇照顧小明,管教孩子的方式也比較簡單。根據上述內容,小明的家庭教養(yǎng)模式是( )。
A.嬌縱型
B.支配型
C.放任型
D.專制型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家庭教養(yǎng)模式。放任型的教養(yǎng)模式是指由于家長缺乏愛心和責任感,對孩子放任自流,孩子得不到必要指導和正常約束,形成自制力差、不負責任、情緒波動異常等心理傾向。(考點:家庭教養(yǎng)模式)
5.在社會工作實務中,運用精神分析理論時應遵循的原則是( )。
A.以自由聯想為基本方法
B.鼓勵服務對象增強自己的權能
C.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對話
D.持續(xù)評估服務對象的環(huán)境變化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精神分析理論在實務中的原則。精神分析社會工作應堅持以下原則:在治療過程中堅持個別化原則;強調與服務對象簽訂治療契約;治療者要為服務對象提供一個安全與支持的環(huán)境;精神分析療法采取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聯想;在治療過程中要傾聽和理解服務對象的想法和感受,并給予支持與接納。(考點:精神分析理論在實務中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