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解讀】
一、被告
行政行為主體 | 行政訴訟被告 |
普通行政機關(guān) | 該行政機關(guān) |
被授權(quán)組織 | 該被授權(quán)組織 |
受委托組織 | 委托的行政機關(guān) |
內(nèi)設機構(gòu)、派出機構(gòu) | 1.以所屬機關(guān)的名義:所屬機關(guān) |
經(jīng)批準的行政行為 | 訴訟看名義,復議告上級 |
共同行為 | 共同被告 |
特別注意:
經(jīng)復議后再起訴,被告如何確定?
①復議改變:復議機關(guān)
②復議維持:原機關(guān)和復議機關(guān)
③復議機關(guān)不作為:對復議機關(guān)不服,告復議機關(guān);對原機關(guān)不服,告原機關(guān)
二、原告
行政訴訟的原告是指認為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quán)益而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一) | 原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行政機關(guān)作為行政主體或成為管理一方時,不具有原告資格。 |
(二) | 原告認為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quán)益。只要當事人主觀上認為受到侵害,而行政行為是否實際上違法、合法權(quán)益是否確實受到侵害不是起訴的前提。 |
(三) | 原告必須與被訴行政行為之間具有利害關(guān)系。即承擔該行政行為的法律后果或者合法權(quán)益受到影響。 |
(四) | 行政訴訟的原告既包括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也包括行政行為的相對人。行政相對人必然具有原告資格,而行政相關(guān)人在一定情況下具有原告資格 |
三、第三人
原告型第三人 | 1.與被訴行為具有法律上利害關(guān)系:利害關(guān)系人,起訴作原告;他人起訴時,可作第三人 |
被告型第三人 | 1.復議改變后再起訴,原機關(guān)為第三人 |
特別注意:
行政訴訟中的第三人均為有獨立請求權(quán)的第三人。
【典型題解】
李某從田某處購得一輛轎車,但未辦理過戶手續(xù)。在一次查驗過程中,某市公安局認定該車系走私車,予以沒收。李某不服,向省公安廳申請復議,后者維持了沒收決定。李某提起行政訴訟。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 省公安廳為本案的被告
B.田某不能成為本案的第三人
C.市公安局所在地的法院對本案有管轄權(quán)
D.省公安廳所在地的法院對本案有管轄權(quán)
選項A錯誤。復議維持后,以原機關(guān)和復議機關(guān)為共同被告,因此本案威高為市公安局和省公安廳。
選項B錯誤。田某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guān)系,可以成為本案的第三人。
選項C正確、D錯誤。本題并不是復議改變的案件,所以只有市公安局所在地的法院對本案有管轄權(quán),省公安廳所在地的法院沒有管轄權(quán)。
自學效果差?看書讀不懂?法考沒這么難,點擊這里,黃文濤老師帶你輕松搞定行政法>>>
首次備考,基礎薄弱,想要提前準備?2020年法考已經(jīng)啟程,猛戳此處加入,備考快人一步>>>
無論世界怎樣喧囂,只希望你可以不被打擾。我們?yōu)槟銣蕚淞嗣赓M題庫,靜下來,再堅持一會兒,成功的花兒很快就要綻放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