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勞動經(jīng)濟學》平時作業(yè)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主體
2、勞動人口數(shù)量(人力資源數(shù)量) 質量
3、供過于求類型 供不應求類型 供求平衡類型
4、總量型失業(yè) 結構性失業(yè) 摩擦性失業(yè) 選擇性失業(yè)
5、公平 等價 合法
6、計時工資 計件工資 獎金 津貼
二、判斷題
1、正確 2、正確
三、問答題
1、勞動力要素的特點有四:(1)動力性,即主體推動性;(2)自我選擇性;(3)個體差異性;非經(jīng)濟性。
2、(見教材52頁)勞動者與雇主的對立關系,根源在于 … ~ … 勞動者可能處于有利地位。(共三個自然段)
3、(見教材52頁~53頁)勞動者與雇主之間又有著共存的關系?! √岣邉趧诱叩姆e極性和生產效率而努力。(共二個自然段)
4、(見教材53頁)是指一定時間、地點范圍內人口總體所具有的勞動能力的總和,也被稱為 … ~ … 以國家或地區(qū)為范圍的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數(shù)量。
5、(見教材54頁第一行~第二行)微觀勞動力供給 … ~ … 的工資水平。
6、影響宏觀勞動力供給的因素包括數(shù)量因素和質量因素兩個方面。數(shù)量因素有:(1)人口因素;(2)勞動參與率;(3)勞動時間。質量因素有:(1)遺傳、其他先天和自然生長因素;(2)教育因素;(3)人力投資數(shù)量;(4)人力投資的動力;(5)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與經(jīng)濟體制;(6)社會文化與觀念因素。
7、人力投資的動力,從個人角度看,取決于自身投資所付出的成本與取得的收益二者的比例。
8、勞動力需求是由社會消費所引起的,是一種派生性需求,也稱為“引致需求”。
9、(見教材57頁最末行~58頁第6行)供過于求類型,即勞動力的供給數(shù)量 … ~ … 它還不明顯地存在于“在職失業(yè)”“停滯性失業(yè)”“潛在性失業(yè)”等狀態(tài)下。
10、(見教材58頁倒數(shù)第9行)勞動力供求基本平衡的標志是:要求就業(yè)的 … ~ … 而是供求實現(xiàn)結合過程所要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