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壑行詸z查:取安瓿11支,用煮沸過的冷蒸餾水洗凈。10支安瓿中注入甲基紅酸性溶液至正常裝量,熔封。另1支安瓿注入甲基紅酸性溶液10mL與0.1mol/L氫氧化鈉液0.1mL混合液至正常裝量,熔封。將上述10支安瓿121℃熱壓滅菌30分鐘,放冷,取出與未經(jīng)熱壓的安瓿內(nèi)溶液比較,其色不得相同或更深。
3、裝藥試驗:進一步考察容器與藥物有無相互作用。
(四)安瓿的處理
安瓿一般須經(jīng)切割→圓口→灌水蒸煮→洗滌→干燥或滅菌等工序。
1、安瓿的切割與圓口:
空安瓿帶有細長的頸絲,必須切割至適當?shù)耐婚L度,瓶口整齊、無缺口、裂口、雙線,才可應(yīng)用。既可手工切割(小批量生產(chǎn)),也能用機器切割(安瓿自動切割機)。
在安瓿切割后,頸口截面粗糙,留有細小玻璃屑,為了使安瓿頸截面光滑,防止灌注藥液時玻璃屑落入,用強烈火焰噴烤安瓿割頸的截面,使截面玻璃熔融光滑,該操作稱為圓口。
國內(nèi)生產(chǎn)時安瓿瓶口已做處理,不需切割與圓口。
?。?、安瓿的洗滌:
將已圓口的安瓿中灌滿蒸餾水、去離子水或0.1%~0.5%的鹽酸溶液,于100℃蒸煮30分鐘,使玻璃表面的硅酸鹽水解,除去微量的堿和金屬離子,此過程稱為“灌水蒸煮”。
蒸煮后的安瓿再行洗滌。大量生產(chǎn)時多采用甩水法或氣水加壓噴射法。5mL以下的安瓿。
甩水法用安瓿灌水機將安瓿灌滿濾清的蒸餾水,然后用甩水機將水甩出,如此反復數(shù)次即可洗凈。
氣水加壓噴射法系將加壓濾過的去離子水或蒸餾水與經(jīng)過處理已潔凈的壓縮空氣,由針頭交替倒噴入安瓿內(nèi),借助洗滌水與壓縮空氣交替數(shù)次的強烈沖洗,以洗凈安瓿。此法效果頗佳,更適用于5mL以上的安瓿或其他玻璃容器。
?。?、安瓿的干燥與滅菌:
將洗凈的安瓿倒置在鋁盤中,送入烘箱于100℃以上干燥。用于無菌操作下灌封的安瓿需在200℃以上干熱滅菌45分鐘,以殺滅微生物和破壞安瓿中可能污染的熱原。
常用的滅菌烘箱有:隧道式紅外線烘箱、電熱紅外線隧道式自動干燥滅菌機、電熱遠紅外線隧道式自動干燥滅菌機等。
安瓿干燥滅菌后,應(yīng)密閉保存,并及時應(yīng)用。存放空間應(yīng)有潔凈空氣保護,時間不得超過24個小時。
此外,有些有條件廠家,將安瓿制造與灌封結(jié)合起來,新制成的安瓿在密封狀態(tài)下立即或在短時間內(nèi)提供給注射劑車間灌封,這樣可免除割、圓、水洗操作,只采用潔凈空氣吹洗即可。還有一種密封安瓿,使用時在凈化空氣下用火焰開口,直接灌封,這樣可免去洗瓶、干燥、滅菌等工序。
四、注射劑的配液與濾過:
(一)注射液的配制
1、配液室的潔凈要求
配液室的環(huán)境、設(shè)計要求、通風降溫及空氣滅菌等均應(yīng)符合《藥品生產(chǎn)管理規(guī)范》。室內(nèi)用具應(yīng)力求簡單,工作臺面要求便于清潔和滅菌。地面要平整,工作時保持潮濕,防止塵土飛揚;工作后保持干燥,避免霉菌滋生。
2、原料投料量的計算:
(1)按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投料,可按百分濃度表示:適用于有效成分已明確,并已提取出單體者,可注明每毫升注射液內(nèi)含單體多少克、毫克或微克。例如丹皮酚注射液每毫升含丹皮酚5mg。
?。?)按總提取物的百分濃度或每毫升含總浸出物的量表示:適用于干燥提取物(未制成單體的)配制的注射液,例如毛冬青注射液每毫升中含毛冬青提取物18~22mg。
?。?)按每毫升注射液相當于多少克中藥材來表示:適用于有效成分不明確的中藥注射液,例如用200g中藥材經(jīng)提取精制后,配成100ml注射液,即lml注射液相當于2g中藥材。
3、配液用具的選擇與處理:
配液用具應(yīng)采用由中性硬質(zhì)玻璃、搪瓷、耐酸耐堿的陶瓷及無毒聚氯乙烯、聚乙烯等塑料制成的。不宜用鋁制品。
玻璃器皿和容器可用清潔液處理后,再以自來水刷洗,最后用注射用水蕩洗干凈。
塑料容器及管道可先用較稀的清潔液處理后,再以自來水刷洗,然后用注射用水抽洗數(shù)次。
乳膠管一般先用蒸餾水煮沸20~30分鐘,再用注射用水反復抽洗;亦可用1%NaOH溶液浸泡10分鐘,用自來水搓揉沖洗,再用注射用水抽洗至干凈。使用后的管道應(yīng)立即洗凈,如暫時不用,可浸泡在1%~1.5%苯酚溶液中,以防止微生物生長。
4、配液方法:
(1)稀配法:
將原料加入所需的溶劑中一次配成注射劑所需濃度。本法適用于原料質(zhì)量好,小劑量注射劑的配制。
(2)濃配法:
將原料先加入部分溶劑配成濃溶液,加熱溶解過濾后,再將全部溶劑加入濾液中,使其達到規(guī)定濃度。本法適用于原料質(zhì)量一般,大劑量注射劑的配制。
①配成濃溶液可用熱處理與冷藏法保證質(zhì)量,亦稱變溫法,注射液中的某些高分子雜質(zhì),如樹脂、鞣質(zhì)等如未除盡,在水中呈膠體狀態(tài),不易凝聚和沉淀,但經(jīng)加熱處理,煮沸30分鐘或115℃加熱15~20分鐘,能破壞其膠體狀態(tài)而使之凝聚,再在0℃~4℃冷藏24小時,又能降低其動力學穩(wěn)定性,使沉淀析出,即可濾過除去雜質(zhì)。
②幾種原料的性質(zhì)不同,溶解要求有差異,配液時可分別溶解,在混合,最后加溶劑至全量。
5、改善色澤與澄明度用吸附法
吸附劑,如:活性炭、滑石粉等在水溶液中既能吸附樹脂、鞣質(zhì)、色素等雜質(zhì),又能改善注射劑的澄明度,還有助濾作用?;钚蕴吭趹?yīng)用前應(yīng)于150℃干烤4~5小時,可除去炭中的氣體使之活化,也能破壞熱原質(zhì)。應(yīng)用時溶液加熱至80℃左右,能增強其吸附作用。活性炭同時吸附一些有效成分,如:生物堿、苷類、有機酸等,故用量應(yīng)適當。
滑石粉雖吸附力較小,但對膠體有良好的分散作用。臨用前應(yīng)在115℃活化1小時。
紙漿與藥液混合、濾過,有較好的助濾和脫色作用。
配好注射劑,進行質(zhì)檢。
(二)注射液的濾過
濾過是保證注射液澄明的重要操作,一般分為初濾和精濾。如藥液中沉淀物較多時,特別加活性炭處理的藥液須初濾后方可精濾。以免沉淀堵塞濾孔。
常用于初濾的濾材有:濾紙、長纖維脫脂棉、綢布、絨布、尼龍布等。常用的濾器有:三角玻璃漏斗、布氏漏斗、濾棒。
精濾常用濾器有:垂熔玻璃漏斗、微孔濾膜及濾器等。砂濾棒適用于大生產(chǎn)初濾(粗濾);垂熔玻璃濾器G3常壓過濾,G4加壓或減壓過濾,G6滅菌過濾,此類濾器可熱壓滅菌,用后要用水抽洗,并以清潔液或1%~2%硝酸鈉硫酸液浸泡處理;板框壓濾機用于大生產(chǎn)預濾;微孔濾膜用于精濾(0.45~0.8μm)或無菌過濾(0.22~0.3μm)。濾過方式有三種:
?。?)自然濾過:通常采用高位靜壓濾過裝置。該裝置適用于樓房,配液間和儲液罐在樓上,待濾藥液通過管道自然流入濾器,濾液流入樓下的貯液瓶或直接灌入容器。利用液位差形成的靜壓,促使經(jīng)過濾器的濾材自然濾過。此法簡便、壓力穩(wěn)定、質(zhì)量好,但濾速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