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歷年來的律考和司法考試,題型總是這幾種類型,前三卷都是客觀選擇題,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和不定項選題,第四卷則是主觀題。我認為考試就是一場比賽,是出題者和考生雙方互有攻守的斗智斗勇的比賽,出題方要防守著答題方的猜度,又要有自己的進攻方向,既不能讓答題方那么容易就猜中自己的出題方向,又不能脫離考試大綱和重點;考生呢,既要猜出題者的重點,又要繞過出題者設的陷阱反超前,真是你猜我猜大家猜,那么怎樣才能撥開云霧各個擊破反破解呢,現(xiàn)在我根據(jù)司法考試出現(xiàn)的幾種題型結合自己當年復習做題和臨場答題的些少經(jīng)驗總結出一點點技巧供考生們參考,以期對大家有少少益處。來源:考試大
第一單項選擇題普遍屬于送分題,所以對單選題我們應該保證拿到80%以上的分,才不會加重后面難題失分大的壓力。
每卷的單項選擇題一般都不會太難,基本屬送分題,根據(jù)題型,一般為直接考法條、概念或者常識的多,因此屬記憶性的題,所以對付單選題的功夫不用很高,但是基礎必須扎實才行,這就是看教材看得夠不夠火候的問題了,在基礎扎實的情況下,題目無論怎變都是萬變不離其中的。我認為做單選題常用的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排除法。
例如03年卷二的一道單選題:張某在火車站候車室竊得某人一提包,到偏僻處打開一看,里面沒有錢財,卻有手槍一支,子彈若干發(fā),張某便將槍支、子彈放回包內(nèi),然后藏于家中。張某的行為構成何罪? 來源:考試大
A、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罪 B、盜竊槍支、彈藥罪
C、非法儲存槍支、彈藥罪 D、非法攜帶槍支、彈藥罪Lh
上面這道題我們就可以應用排除法來排除干擾項找出正確的答案,首先我們就可以排除的選項就是D項,因為如果熟識刑法罪名的話,就知道刑法里根本沒有非法攜帶槍支、彈藥的罪名。其次可以排除的是B項,為何呢?因為盜竊槍支、彈藥罪的含義就是明知是槍支、彈藥而盜竊,而題中的張某原先并不知道提包里面的是槍支,他猜想提包里的應該是錢,所以他的目的是竊錢財而不是槍支,所以不選B項?,F(xiàn)在已經(jīng)排除了50%的錯誤答案,還要排除一個就行了,再看看A和C選項,到底哪個該被排除呢?到底是非法持有?還是非法儲存呢?那么我們就要來明確非法持有和非法儲存的區(qū)別了,根據(jù)相關的法條解釋,“非法儲存”是明知他人非法制造、買賣、運輸、郵寄的槍支、彈藥、爆炸物而為其存放的行為?!胺欠ǔ钟小笔侵覆环吓鋫?、配置槍支、彈藥條件的人員,違反槍支管理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擅自持有槍支、彈藥的行為。如果基礎理論扎實,很容易就能得出這題的正確答案是哪項了,大家得出答案了嗎?
還有,在復習的同時,根據(jù)此類題目和解釋,我們還可以有意識地把這題和其他的相關考題進行聯(lián)系學習記憶(及時作好筆記),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提高復習效率,例如可以與非法出租、出借槍支罪;非法組織買血罪強迫買血罪;非法提供麻醉藥品、精神病藥品罪等聯(lián)系起來加以聯(lián)系和區(qū)別,這樣就能達到一通百通的效果,事半功倍。
第二多選題題量大、難度大、分值高、失分高,不論答多答少答錯一題分數(shù)就會付諸流水,所以讓考生都愛恨交纏,常常為選多選少一項而頓足捶胸,懊悔不已。` 來源:考試大
但是多選題卻沒有什么有效的答題技巧,靠的就是知識點的熟練掌握和法條的熟識程度,但我們卻可以尋找到一些命題規(guī)律的蜘絲馬跡,從而在復習過程中就提早加以注意,也可猜中出題者的大致方向,為答題增強信心。多選題大致可分為單一型和混合型兩種命題方式出現(xiàn)。
單一型題型就是作為答案的選項都是在同一條法條中的,沒有其他的法條干擾,此類多選題應屬送分題,例如03年卷二一道多選題:某晚,崔某身穿警服,冒充交通民警,騙租到個體戶女司機何某的夏利出租車。當車行至市郊時,崔某持假槍搶走何某人民幣1000元,并將何某一腳踹出車外,使何某身受重傷,崔某乘機將出租車開走。本案重屬于搶劫罪法定加重情節(jié)的有哪些?
A、持搶搶劫 B、冒充軍警人員搶劫
C、搶劫致人重傷 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
此題只要熟練掌握《刑法》第263條規(guī)定就很容易得出答案,題干就是考察一個知識點:搶劫罪的法定加重情節(jié),此類就是屬于單一題型,好象這些也是歷年考察的重點,相應的還有故意傷害罪;強奸罪;非法拘禁罪;綁架罪;拐買婦女、兒童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等都有法定的加重情節(jié),這些都可以歸為這類題型加以注意。這樣當我們復習到一個法律條文含有多項內(nèi)容的時候我們都可以揣測到可能的出題方向。 來源:考試大
混合型題型,這種多選題難度很大,因為它是綜合了很多個知識點進行綜合考察,既考察到考生的理論分析水平也考察到考生的應變能力和分辨能力,此類題一般不能直接用法條來得出答案,要綜合很多法學理論和熟識各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司法解釋才能解答,因此也是司考命題的變化趨勢,更加注重考查靈活運用能力,力避“客觀題客觀化”,加大了“客觀題主觀化”的力度,少出直接考查法條的題目,盡量以小案例(實例)的形式出現(xiàn),以考查考生運用相關法條、法理來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例如03年卷二一道題:根據(jù)犯罪構成理論,并結合刑法分則的規(guī)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甲某晚潛入胡某家中盜竊貴重物品時,被主人發(fā)現(xiàn)。甲奪門而逃,胡某也沒有再追趕。甲就躲在胡某家墻根處的草垛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村長高某路過時,發(fā)現(xiàn)甲行蹤詭秘,就對其盤問。甲以為高某發(fā)現(xiàn)自己昨晚的盜竊行為,就對高某進行打擊,致其重傷。甲構成盜竊罪、故意傷害罪,應數(shù)罪并罰。 來源:考試大
B、乙在大街上見趙某一邊行走一邊打手機,即起歹意,從背后用力將其手機搶走。但因用力過猛,致使趙某拌倒摔成重傷。乙同時構成搶奪罪、過失致人重傷罪,但不應數(shù)罪并罰。
C、丙深夜入室盜竊,被主人李某發(fā)現(xiàn)后追趕。當丙跨上李某家院墻,正準備往外跳時,李某抓住丙的腳,試圖拉住他。但丙順勢踹了李某一腳,然后逃離現(xiàn)場。丙構成搶劫罪。
D、丁騎摩托車在大街上見婦女田某提著個精致皮包在行走,即起歹意,從背后用力拉皮包帶,試圖將皮包搶走。田某頓時警覺,拽住皮包帶不放。丁見此情景,突然對摩托車加速,并用力猛拉皮包帶,田某當即被摔成重傷。丁構成搶劫罪而不構成搶奪罪。
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搶劫罪的轉(zhuǎn)化問題,但卻交叉考了相關了法律和司法解釋,每一個選項都是一個小案例,具體考查了考生運用相關法條、法理來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確實高。所以,針對這些命題規(guī)律,考生在復習時對可能出這些題的法條和知識點只要給予特殊的注意,并有意識給自己命題,應該能夠提高多選題的得分率。
第三不定選題,這個題型難度指數(shù)極高,一般人都靠亂撞,只有功底好的人才有機會取得50%以上的分,對此我也無計可施,那么就讓大家各自尋找規(guī)律或者聽天由命吧,在此我也不敢班門弄斧了。來源:考試大
第四案例分析題因為篇幅關系,在此暫且不再展開論述,待看看此貼的反應如何,若大家有所要求,我會勉為其難盡力應邀繼續(xù),若無人響應,那么此系列就到此為止。再次為各位辛苦復習的考生加油!勝利就在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