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幾種主要貿(mào)易術語(FCA FOB CIF CFR CPT CIP)
1.FCA(貨交承運人),貨交承運人是指賣方必須提供符合銷售合同規(guī)定的貨物,將貨物放在指定的地點,并在約定的交貨日期或期限內(nèi)交給由買方指定的承運人,同時辦妥出口清關手續(xù)并支付相關費用,就算完成了交貨的義務。若買方指定承運人以外的人領取貨物,則當賣方將貨物交給此人時,即算完成交貨義務。
(1)交貨:交貨地點的選擇,會影響在該地點裝貨和卸貨的義務。如賣方在其貨物所在地交貨,賣方應負責裝貨,如賣方在任何其他地點交貨,賣方不負責卸貨。如指定的地點不是賣方所在地而在其他任何地點,則當貨物在賣方的運輸工具上,尚未卸貨而將貨物交給買方指定或賣方選定的承運人或其他人處置時,交貨即算完成。
(2)風險轉移:貨物的風險在交貨時轉移。
(3)雙方責任:賣方履行交貨義務,辦理出口清關手續(xù),向買方提交與貨物有關的單證或相等的電子單證;買方則要負責辦理貨物的運輸和進口報關手續(xù),并支付運費、保險費以及相關進口費用。
FCA術語可以適用包括集裝箱運輸在內(nèi)的海陸空運以及多式聯(lián)運在內(nèi)的各種運輸方式。
2.FOB(船上交貨)指賣方將貨物運至指定的裝運港的指定輪船上,越過船舷,賣方即完成交貨,貨物風險自船舷轉移。FOB漢堡,則漢堡是裝貨港
雙方責任:賣方履行交貨義務,辦理出口清關手續(xù),提交與貨物有關的單證或相等的電子單證,承擔貨物越過船舷前的風險和費用;買方支付貨款,接受單證,辦理進口手續(xù),租船或訂艙將船名和裝貨地點充分通知,承擔越過船舷后的風險和費用。
3.CFR(成本加運費)指賣方必須在裝運港貨物越過船舷賣方即完成交貨,賣方須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港所需的運費。交貨涉及的風險和費用的劃分點是以船舷為界。即買賣雙方承擔的風險以裝運輪船的船舷為分界線。貨物越過船舷以前的所有風險和費用均由賣方承擔,越過船舷以后則由買方承擔,由買方負責海運的投保并支付投保費用。賣方必須給予買方充分通知,以便買方及時投保,否則由此造成買方的漏保引起的損失要由賣方負責。
4.CIF(成本、保險費加運費)指在裝運港當貨物越過船舷時賣方即完成交貨。賣方還必須自擔風險和費用,取得任何出口許可證或其他官方許可,并在需要辦理海關手續(xù)時辦理貨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關手續(xù)并繳納相關的稅款和費用。CIF大連,則大連是卸港。
買賣雙方承擔的風險以裝運輪船的船舷為分界線。貨物越過船舷以前的所有風險均由賣方承擔,越過船舷以后則由買方承擔。
賣方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運費和費用,即賣方承擔的交貨風險責任點和費用責任點是分離的,但交貨后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及由于各種事件造成的任何額外費用即由賣方轉移到買方。在CIF條件下,賣方還必須辦理買方貨物在運輸途中滅失或損壞風險的海運保險,為此,由賣方訂立保險合同并支付保險費是賣方的義務。
5.CPT(運費付至)指賣方必須向指定的承運人交貨,但是賣方還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目的地的運費,貨物風險自貨物交給第一承運人時轉移。
買賣雙方的風險劃分點是以交貨為界。
賣方辦理出口清關手續(xù)并支付相應費用,買方支付貨款,辦理進口手續(xù),承擔貨交第一承運人后的風險和保護費。
6.CIP(運費和保險費付至),除了由賣方辦理投保并承擔保險費,其它與CPT相同。風險自貨物交給第一承運人時轉移。注意與CFR、CIF區(qū)分
例1:A國某公司以CIF價與中國某公司簽訂了向中國出口食品2000箱的合同,A國公司在貨物裝運后,憑已裝船清潔提單和已投保一切險及戰(zhàn)爭險的保險單,向銀行辦理了結匯,貨到目的港后經(jīng)復驗發(fā)現(xiàn),該批貨物中的342箱食品所含的沙門氏細菌超過進口國的標準,中國公司只實收1995箱貨物,短少5箱。下列選項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對于細菌超過標準的貨物,中國公司應向A國公司索賠
B.對短少的貨物,中國公司應向A國公司索賠
C.對短少的貨物,中國公司應向承運人索賠
D.對細菌超過標準的貨物,中國公司可以要求減少價金,但不能要求損害賠償
【答 案】AC
【知識點】
國際貨物買賣中賣方的品質(zhì)擔保義務、承運人的責任及免責事項、提單的性質(zhì)、CIF下貨物風險轉移、保險公司的責任及免責
【詳 解】首先搞清楚本題中的損失有兩項:一是部分貨物中的細菌超標,二是貨物數(shù)量短少。前一損失屬于貨物的固有缺陷,根據(jù)海牙規(guī)則中規(guī)定的承運人的17項免責,以及我國《海商法》第51條第(九)項、第243條第(二)項,這種損失既不能要求承運人承擔責任也不能要求保險公司承擔責任,因為它屬于承運人的免責事項和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事項,那么這個損失只能向出賣方索賠,因為出賣方未交付品質(zhì)合格的貨物,違反了賣方的品質(zhì)擔保義務。那么對該損失能否依據(jù)貿(mào)易術語CIF的風險轉移規(guī)則由買方來承擔呢?答案是不能,因為貨物風險轉移的前提是買方交貨時所交貨物是符合合同約定的,如果交貨前賣方已經(jīng)違約(貨物品質(zhì)有瑕疵),則風險不轉移。故A項是正確的。
對后一損失,貨物短少買方不能向賣方索賠,因為承運人簽發(fā)了2000箱貨物清潔提單,表明承運人已收到托運人(賣方A國公司)交付的2000箱貨物,也表明托運人按合同約定數(shù)量完成交貨義務,而且提單的這項記載在收貨人和承運人之間是最終證據(jù),因此不能向托運人(賣方)索賠,題中沒有提供承運人可以對此免責的事由,因此,B項錯誤,C項正確。D項錯在中國公司不但可以要求減少價金,還可以要求損害賠償,因為根據(jù)《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規(guī)定,買賣雙方在對方違約時采用任何其他救濟手段都不影響守約方要求損害賠償?shù)臋嗬?,這也是各國合同法的通常規(guī)定。
例2:中國甲公司從美國乙公司進口一批水果,合同約定貨到驗收后付款。貨物到達目的港,甲公司提貨驗收后,發(fā)現(xiàn)貨物總重量短少12%,單個體積和重量也不符合合同規(guī)定。下列有關此案的表述哪些是正確的?
A.甲公司有權拒絕接收貨物
B.甲公司有權要求退貨
C.甲公司可以將貨物寄放于第三方倉庫,其費用由乙公司承擔
D.甲公司可以將貨物出售,并從出售價款中扣除保全貨物和銷售貨物發(fā)生的合理費用
【答 案】BCD
【知識點】
國際貨物買賣中買方的收貨義務
【詳 解】
在國際貨物買賣中,賣方的主要義務是交貨、交單、品質(zhì)擔保、權利擔保,買方的主要義務是支付貨款和接收貨物。買方的接收貨物義務要求買方要按時提取貨物,不管該貨物是否符合合同的規(guī)定的質(zhì)量或數(shù)量。接收貨物不等于接受貨物,接受表明買方認為貨物的質(zhì)量符合買賣合同的規(guī)定,而接收并不表明買方對貨物的質(zhì)量沒有異議,如貨物在目的港經(jīng)檢驗與合同不符,買方也應接收貨物,然后在進行索賠。從題干中的信息看,賣方顯然違反了交貨品質(zhì)擔保義務,存在違約行為,此時,買方有義務先接收貨物,再追究賣方的違約責任。因此,A項錯誤。根據(jù)《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77條規(guī)定:"聲稱另一方違反合同的一方,必須按情況采取合理措施,減輕由于該另一方違反合同而引起的損失,包括利潤方面的損失。如果他不采取這種措施,違反合同一方可以要求從損害賠償中扣除原可以減輕的損失數(shù)額"。故本題CD項的做法是正確的。B項正確,題干暗示的信息表明賣方交付的貨物根本無法實現(xiàn)買方的合同目的,已構成根本違約。因此,買方在收貨后有權退貨,即《公約》中的宣告合同無效,類似于我國合同法中的解除合同。
例3:買賣雙方采用CIF術語簽訂了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合同約定裝運港為舊金山 ,目的港為上海。下列何種表述是正確的?
A.賣方必須負責把貨物運至上海
B.因美國西部海港裝運工人罷工、封港,賣方可以不可抗力為由免除遲延交貨的責任
C.對貨物從裝運港到目的港的滅損風險,由賣方購買保險,買方承擔風險
D.出口清關手續(xù)由賣方負責
【答 案】CD
【知識點】
貿(mào)易術語-CIF
【詳 解】
A項錯誤,在CIF下,賣方負責運輸,但這種運輸義務僅限于尋找承運人和承運船舶、與承運人簽訂運輸合同并支付運費,并不是賣方要負責把貨物運到目的港,"賣方必須把貨物運到上海"意味著賣方要承擔運輸途中的風險和費用,以及在上海港完成交貨,這顯然是與CIF的內(nèi)容相違背的。在CIF下,賣方僅需要把貨物在裝貨港交給承運人即完成交貨義務,貨物的風險也是在裝運港貨物越過船舷時轉移,越過船舷之前的風險由賣方承擔,越過船舷后及在運輸途中的滅失損壞的風險由買方承擔。因此A項錯誤。
B項錯誤,在國際貿(mào)易中,特別是在與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間進行的國際貿(mào)易中,應避免把罷工算作不可抗力。一般來說,罷工多是由于工人工資、福利等問題引起的。在資本主義國家,罷工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并不一定不可避免、不可克服,如不分情況,籠統(tǒng)將罷工算作不可抗力事件,就將給資本主義國家的當事人以可乘之機,以罷工為由,援引不可抗力條款,來推卸對合同應履行的責任。故B項不應選。
C項正確,因為根據(jù)《國際貿(mào)易術語解釋通則2000》的規(guī)定,CIF下賣方負有為貨物投保的義務;
D項正確,因為在出口清關方面,CIF下賣方負責出口國出口清關,買方負責進口國進口清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