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類型自首、立功時有出現(xiàn),在司法實踐中自首和立功也是較為常見、非常復雜、爭議較大的問題。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 近年來新類型“自首”、“立功”時有出現(xiàn),在司法實踐中自首和立功也是較為常見、非常復雜、爭議較大的問題。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用七個條文作了細化規(guī)定。刑法和《解釋》因制定時間早、規(guī)定較原則,已不能完全解決新情況、新問題?!兑庖姟肥窃诂F(xiàn)行法律框架下對刑法和司法解釋的有關規(guī)定予以細化、明確和完善,對準確處理自首、立功問題,正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和“保留死刑,嚴格控制和慎重適用死刑”刑事政策,進一步提高刑事審判質(zhì)量和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兑庖姟饭舶藯l。我們需要著重掌握第 1、2、3、4、5、8條。
一、關于“自動投案”的具體認定
《解釋》第一條第(一)項規(guī)定七種應當視為自動投案的情形,體現(xiàn)了犯罪嫌疑人投案的主動性和自愿性。根據(jù)《解釋》第一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應當視為自動投案:
(1)犯罪后主動報案,雖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沒有逃離現(xiàn)場,在司法機關詢問時交代自己罪行的;
(2)明知他人報案而在現(xiàn)場等待,抓捕時無拒捕行為,供認犯罪事實的;
(3)在司法機關未確定犯罪嫌疑人,尚在一般性排查詢問時主動交代自己罪行的;
(4)因特定違法行為被采取勞動教養(yǎng)、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強制隔離戒毒等行政、司法強制措施期間,主動向執(zhí)行機關交代尚未被掌握的犯罪行為的;
(5)其他符合立法本意,應當視為自動投案的情形。
罪行未被有關部門、司法機關發(fā)覺,僅因形跡可疑被盤問、教育后,主動交代了犯罪事實的,應當視為自動投案,但有關部門、司法機關在其身上、隨身攜帶的物品、駕乘的交通工具等處發(fā)現(xiàn)與犯罪有關的物品的,不能認定為自動投案。
交通肇事后保護現(xiàn)場、搶救傷者,并向公安機關報告的,應認定為自動投案,構成自首的,因上述行為同時系犯罪嫌疑人的法定義務,對其是否從寬、從寬幅度要適當從嚴掌握。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應認定為自首,但應依法以較重法定刑為基準,視情決定對其是否從寬處罰以及從寬處罰的幅度。
犯罪嫌疑人被親友采用捆綁等手段送到司法機關,或者在親友帶領偵查人員前來抓捕時無拒捕行為,并如實供認犯罪事實的,雖然不能認定為自動投案,但可以參照法律對自首的有關規(guī)定酌情從輕處罰。
【司考命題角度分析】視為自動投案的情形和不能認定為自動投案的情形。
二、關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具體認定
《解釋》第一條第(二)項規(guī)定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除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外,還應包括姓名、年齡、職業(yè)、住址、前科等情況。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身份等情況與真實情況雖有差別,但不影響定罪量刑的,應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等情況,影響對其定罪量刑的,不能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犯罪嫌疑人多次實施同種罪行的,應當綜合考慮已交代的犯罪事實與未交代的犯罪事實的危害程度,決定是否認定為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雖然投案后沒有交代全部犯罪事實,但如實交代的犯罪情節(jié)重于未交代的犯罪情節(jié),或者如實交代的犯罪數(shù)額多于未交代的犯罪數(shù)額,一般應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無法區(qū)分已交代的與未交代的犯罪情節(jié)的嚴重程度,或者已交代的犯罪數(shù)額與未交代的犯罪數(shù)額相當,一般不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
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時雖然沒有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但在司法機關掌握其主要犯罪事實之前主動交代的,應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司考命題角度分析】“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幾種具體情況的認定。
三、關于“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和“不同種罪行”的具體認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采取強制措施期間,向司法機關主動如實供述本人的其他罪行,該罪行能否認定為司法機關已掌握,應根據(jù)不同情形區(qū)別對待。如果該罪行已被通緝,一般應以該司法機關是否在通緝令發(fā)布范圍內(nèi)作出判斷,不在通緝令發(fā)布范圍內(nèi)的,應認定為還未掌握,在通緝令發(fā)布范圍內(nèi)的,應視為已掌握;如果該罪行已錄入全國公安信息網(wǎng)絡在逃人員信息數(shù)據(jù)庫,應視為已掌握。如果該罪行未被通緝、也未錄入全國公安信息網(wǎng)絡在逃人員信息數(shù)據(jù)庫,應以該司法機關是否已實際掌握該罪行為標準。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采取強制措施期間如實供述本人其他罪行,該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罪行屬同種罪行還是不同種罪行,一般應以罪名區(qū)分。雖然如實供述的其他罪行的罪名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犯罪的罪名不同,但如實供述的其他犯罪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犯罪屬選擇性罪名或者在法律、事實上密切關聯(lián),如因受賄被采取強制措施后,又交代因受賄為他人謀取利益行為,構成濫用職權罪的,應認定為同種罪行。
【司考命題角度分析】“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和“不同種罪行”的認定。
更多推薦:
2012司法成績查詢?nèi)肟诩胺绞?/FONT>: 網(wǎng)絡查詢通道 聲訊電話查詢方式 | ||
2012司法成績核查 | 2012司法考試成績查詢 | 2012司法證書申請及頒發(fā) |
2012司法國家分數(shù)線 | 2012司法放寬地區(qū)分數(shù)線 | 03-12司法通過率 |
2013司法考試時間 | 2013司法報名時間 | 2013司法報考指南 |
免費注冊→添加考試應用:
司法考試試題 免費???/FONT> 在線估分、講師解答 添加“報考訂閱” 掌握最新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