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述影響學生行為改變的方法。(P183)
答:(1)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包括強化法、代幣獎勵法、行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處罰法、自我控制法等。(2)行為演練的基本方法,包括全身松弛訓練法、系統(tǒng)脫敏法、肯定性訓練。(3)改善學生認知的方法,如艾里斯的理性情緒輔導方法。
2、簡述教學目標及其意義。(P188)
答:教學目標是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在教學中,教學目標有助于指導教師進行教學測量和評價,選擇和使用教學策略,指引學生學習等功能。
3、簡述布盧姆的教學目標分類。(P189)
答:布盧姆在其教育目標分類系統(tǒng)中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分為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六個層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階梯。情感領域的教學目標根據(jù)價值內化的程度而分為五個等級:接受,反應,形成價值觀念,組織價值觀念系統(tǒng),價值體系個性化。動作技能教學目標指預期教學后在學生動作技能方面所應達到的目標。有知覺、模仿、操作、準確、連貫、習慣化。
4、簡述加涅的九大教學事項。(P194)
答:(1)引起學生注意;(2)提示教學目標;(3)喚起先前經驗;(4)呈現(xiàn)教學內容;(5)提供學習指導;(6)展現(xiàn)學習行為;(7)適時給予反饋;(8)評定學習結果;(9)加強記憶與學習遷移。
5、簡述教學策略的類型。(P200)
答:(1)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策略。(2)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有:發(fā)現(xiàn)教學、情境教學、合作學習。(3)個別化教學。有:程序教學、計算機輔導教學、掌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