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
一、平等權,是從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引申而來的。
1.平等的享有權利,平等的履行義務。
2.國家機關對公民平等權利的保護,對公民履行義務平等的約束,平等的要求。
3.任何人不得有特權。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還涉及到民族的平等,男女的平等。
我國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和西方國家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所強調的內容不一樣,西方國家強調的是:立法、執(zhí)法、司法、守法都要平等,我們國家強調執(zhí)法,司法、守法的平等。
二、政治權利和自由。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一般了解。
2.政治自由,包括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無罷工,通信放在人身權部分)
言論自由是公民(主體是公民,非新聞單位)對于政治和社會的各項問題,有通過語言的方式表達其思想和見解的自由。語言的方式有口頭的和書面的兩種方式。
出版自由是公民以出版物形式表達其思想和見解的自由。我國現在施行的是預防制和追懲制相結合的管理辦法,預防制是事前干預的辦法;追懲制是事后發(fā)現違法予以追究的辦法。
結社自由是公民為一定宗旨,依照法定程序組織或參加具有連續(xù)性的社會團體的自由。公民因結社的目的不同而分為營利性結社和非營利性結社,非營利性結社又分為政治性結社和非政治性結社。我國屬于非營利和非政治性的?!渡鐣F體登記管理條例》就是行使結社自由應遵循的主要法律。
集會、游行、示威自由是公民表達其意愿的重要表現形式,直接反映了公民的憲法地位。
它是公民的權利(如政府搞國慶游行不是集會游行示威法調整的),在公共道路或露天場所,表達一定的意向;
可以向同級人民政府提行政復議,但不得提行政訴訟。
例1:依據有關法律規(guī)定,下列哪些機關所在地周邊距離10米至300米內,不得舉行集會、游行、示威?(1999年試卷一第63題)
A.全國人大常委會
B.國務院
C.外國駐華使領館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ABD。
《集會、游行示威法》第23條第1款規(guī)定:“在下列場所周邊距離10米至300米內,不得舉行集會、游行、示威,經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除外: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所在地;
(二)國賓下榻處;
(三)重要軍事設施;
(四)航空港、火車站和港口?!?nbsp;
據此,A、B、D項周邊均為不得舉行集會、游行、示威的場所。
至于C項“外國駐華使領館”,根據同法第22條規(guī)定:“集會、游行、示威在國家機關、軍事機關、廣播電臺、電視臺、外國駐華使館領館等單位所在地舉行或者經過的,主管機關為了維護秩序,可以在附近設置臨時警戒線,未經人民警察許可,不得逾越?!笨梢姡鈬v華使領館屬于在集會、游行、示威時可設置臨時警戒線予以保護的地方,并非不得舉行集會、游行、示威的場所。
例2:公民行使集會、游行、示威權利時應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并獲得許可。下列選項中哪些屬于依法不予許可的情形?(2000年試卷一第47題)
A.社會環(huán)境不滿意
B.危害國家的統(tǒng)一
C.危害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D.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
答案:BCD。 解析:《集會游行示威法》第12條規(guī)定:“申請舉行的集會、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許可:
(一)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tǒng)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煽動民族分裂的;
(四)有充分根據認定申請舉行的集會、游行、示威將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nbsp;
據此,B、C、D均屬于依法不予許可的情形,為應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