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決定不起訴在法理上稱為酌定不起訴或相對不起訴。從公訴的角度看,相對不起訴是檢察機關在擁有訴權的情況下對案件進行權衡后認為舍棄訴權更為適宜時作出的不起訴決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42條規(guī)定:對于犯罪情形輕微,不需要判決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根據(jù)這一規(guī)定,酌定不起訴的適用條件有兩層含義:一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行為觸犯了我國的刑法規(guī)定,已經構成犯罪;二是該犯罪行為情節(jié)輕微,依照刑法規(guī)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可以免除刑罰。這里實際包含了兩種情形:一種是犯罪情節(jié)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情形;另一種是犯罪情節(jié)輕微,既屬于不需要判處刑罰的條件,同時也屬于免除刑罰條件的下述幾種情況:(1)嫌疑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我國刑法規(guī)定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在外國已經受過刑事處罰的;(2)嫌疑人又聾又啞,或者是盲人犯罪的;(3)嫌疑人因防衛(wèi)過當或者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并造成不應有危害而犯罪的;(4)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5)在犯罪過程中自動中止或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的或者輔助作用的人員;(7)被脅迫、被誘騙參加犯罪的脅從人員;(8)嫌疑人自首或在自首后有立功表現(xiàn)的,等等。 加入收藏酌定不起訴在司法實踐中應用時,還要根據(jù)犯罪嫌疑人的年齡、動機、手段、危害后果、認罪態(tài)度、一貫表現(xiàn)、社會和被害人的反映等因素綜合考慮,在確認沒有追訴必要時,才能適用不起訴決定,不能隨意擴大不起訴范圍,以防止執(zhí)法不嚴的情況發(fā)生。
二、法定不起訴區(qū)別于酌定不起訴是擁有訴權而予以舍棄,法定不起訴是起訴機關對案件沒有訴權或者喪失訴權,因此而不提起公訴。凡符合絕對不起訴條件的案件,檢察機關都應作出不起訴決定,而無自由裁量的余地。我國法律規(guī)定與其他國家關于法定不起訴的條件較為一致。包括:1.實施的行為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4.依照刑法規(guī)定,屬于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5.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法令規(guī)定免予刑事處罰的。 設為首頁三、存疑不起訴除以上情況外,還有一種法律規(guī)定不起訴的情況,有的學者稱為存疑不起訴。即檢察機關確認案件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沒有勝訴可能時,作出不起訴決定。在這類案件中,認定嫌疑人構成犯罪有一定根據(jù),但證據(jù)不充分,不能在法律上證實犯罪。將這類案件起訴到法院,難以達到公訴的目的。根據(jù)無罪推定的精神,對這類案件應當不起訴。但可能時,在作出不起訴決定之前應當進行補充偵查。只有確認在法定期限內無證實可能,才能決定不起訴。
相關推薦:
司法考試刑事訴訟法命題規(guī)律和復習技巧
國家司法考試常規(guī)考點:緩刑期間犯罪
國家司法考試刑事訴訟法大綱涉及考試題
2011年國家司法考試報名指南
編輯推薦:
好東西快收藏,考試大司法網
司法考試在線考試系統(tǒng),海量題庫!
2011年司法考試課程輔導,熱招中!
考試大司法考試論壇交流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