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性要從兩方面來進行掌握,一方面是從金額上判斷重要性,一個是從性質上來判斷。
重要性從金額上的反映就是重要性水平,給您舉個例子,比如注冊會計師確定了重要性水平為10萬元,則超過10萬元的錯報是重要的。
從某個角度來說,也可以這么理解重要性和重要性水平的關系,即量化的重要性是指重要性水平。另外重要性的含義要比重要性水平廣泛,重要性除了要在金額上考慮以外,還要考慮錯報性質的重要性。
2.重要性水平和重大錯報風險不是一回事兒,但是相關聯(lián),可以這樣理解:
重要性水平確定的目的是為了發(fā)現(xiàn)在金額上重大的錯報,重大錯報風險是指財務報表在審計前存在重大錯報的可能性。
重要性水平像一把尺子,而錯報風險是被衡量的事物,用這個尺子來衡量這個錯報風險,超過某一標準(也就是重要性水平)的就達到了重大程度,稱為重大錯報風險,所以兩者肯定不是一個概念,卻是相關聯(lián)的一對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