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民法學章節(jié)復習指導
第二十九章: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
節(jié):侵權行為歸責原則概述
一、侵權行為歸責原則的概念
侵權行為歸責原則,是指據(jù)以確定侵權民事責任由行為人承擔的理由、標準或者終決定性的根本要素,是貫徹于侵權行為法之中、并對侵權行為法規(guī)范起著統(tǒng)帥作用的立法指導方針,是司法機關處理侵權糾紛所應遵循的基本準則。
二、侵權行為歸責原則的體系
1、單一歸責原則說。
2、二元制歸責原則說。(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
3、三元制歸責原則說。(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原則、公平責任原則)
4、四元制歸責原則說。(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
我國侵權行為歸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
第二節(jié):過錯責任原則
一、過錯責任原則的含義:
指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為承擔民事責任的必要條件,過錯責任原則具有以下特點:
1、以過錯為責任的構成要件。
2、以過錯作為決定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的理由、標準或終決定性的根本要素。
3、貫徹“誰主張權利,誰提供證據(jù)”的原則。
4、過錯程度與責任相一致原,即過錯程度決定著責任的形式、范圍、減免等。
二、過錯責任原則與過錯推定:
1、推定過錯責任的概念和特點:
推定過錯責任指行為人致人損害時,如果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就要推定其有過錯并承擔侵權責任。推定過錯責任具有以下特點:
?。?)推定過錯責任仍以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為其責任的構成要件,且為終的決定性的根本要件。
?。?)推定過錯責任采取“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
2、推定過錯責任與過錯責任:
雖然在舉證方面有所區(qū)別,但推定過錯責任仍以確定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為目的,在責任構成要件上,與過錯責任一樣,均以過錯為確定的根本依據(jù)。
3、推定過錯責任的適用范圍:只能適用于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的情形,即某些特殊侵權行為。
第三節(jié):無過錯責任原則
一、無過錯責任原則的含義:
是指損害發(fā)生后,不以行為人的主觀過失為責任要件的歸責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具有以下特點:
1、無過錯責任原則不以行為人主觀有過錯為責任的構成要件。
2、受害人在主張權利時,對加害人主觀上有無過錯不負舉證責任。
3、加害人承擔的責任,并非責任,加害人業(yè)有權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抗辯事由而主張權利。
4、在無過錯責任原則中,責任的確定主要從受害人一方的損害程度來考慮,并且對這種責任往往規(guī)定有賠償限額和限制賠償范圍。
5、無過錯責任原則只適用于法律特別規(guī)定的場合,即只有在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情況下才能適用。
二、無過錯責任原則與加害責任原則、過錯責任原則、推定過錯責任
1、無過錯責任原則與加害責任原則的區(qū)別:
(1)無過錯責任原則是為了彌補過錯責任原則的弊端,而加害責任原則是在法律不發(fā)達時期,在損害領域實行復仇制度的產物。
(2)無過錯責任原則在現(xiàn)代只是作為過錯責任原則的補充原則而適用,只在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的場合下適用,而加害責任原則則適用于所有的損害案件。
(3)在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時,行為人承擔的僅為民事責任,而在適用加害責任原則時,行為人承擔的則不限于民事責任,還包括刑罰、同態(tài)復仇等責任形式。
?。?)在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時,行為人承擔的民事責任是有限的,它更強調民事責任的補償功能,而在實行加害責任原則時,由于采取法定主義,賠償數(shù)額與實際損失相差很大,因而它更強調加害責任的威懾作用和制裁功能。
2、無過錯責任原則與過錯責任原則的區(qū)別:
?。?)無過錯責任原則是以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作為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的理由或根據(jù),不以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作為其承擔民事責任的終決定性的根本條件,而過錯責任原則是以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作為其承擔民事責任的理由或標準。
?。?)無過錯責任原則的立法目的不是對于具有反社會性行為的制裁,而是對于不幸損害的合理分配。而過錯責任原則的立法思想在于對致害行為道德上的非難。
(3)在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行為的違法性、損害事實與因果關系,而在適用過錯原則時,行為人承擔的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時行為的違法性、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損害事實與因果關系。
?。?)在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時,受害人對加害人主觀上有無過錯不負舉證責任,而在適用過錯原則時,受害人應對加害人主觀上有過錯負舉證責任。
?。?)在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時,責任的確定是從受害人一方的損害程度來考慮的,大都是限額賠償,而在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時,責任的確定應考慮行為人的過錯程度,且對財產損害一般全額賠償。
?。?)無過錯責任原則只有在法律有明確規(guī)定的情況下適用,而過錯責任原則適用于法律沒有特別規(guī)定的各種場合。
3、無過錯責任原則與推定過錯原則的區(qū)別:
?。?)無過錯責任原則不以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作為其承擔民事責任的必要條件,而推定過錯原則仍以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作為其承擔民事責任的理由或標準,是過錯責任原則適用的特殊形式。
?。?)無過失責任不具有制裁不法行為并預防不法行為發(fā)生的作用,而推定過錯責任的立法思想仍在于對加害行為的非難,仍以過錯作為確立責任的終要件,保持民事責任的教育和預防作用。
?。?)在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時,行為人一般不能以自己無過錯而主張抗辯,而推定過錯責任,由于采取了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加害人只要舉證自己沒有過錯就可不承擔民事責任。
三、無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
1、高度危險作業(yè)致人損害的民事案件。
2、產品責任。
3、環(huán)境污染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4、飼養(yǎng)動物致人損害的民事案件。
5、職務侵權的民事責任。
第四節(jié):公平責任原則
一、公平責任原則的含義:
指當事人雙方對損害的發(fā)生均無過錯,法律又無特別規(guī)定適用無過錯原則時,由法院根據(jù)公平的觀念,在考慮當事人雙方的財產狀況及其他情況的基礎上,責令加害人對受害人的財產損害給予適當補償,由當事人公平合理地分擔損失的一種歸責制度。公平責任原則具有以下特點:
1、公平責任原則是以公平觀念作價值判斷標準來確定責任的歸屬。
2、公平責任原則適用于當事人均無過錯而法律又沒有規(guī)定適用無過錯責任的情況。
3、公平責任原則主要適用于侵害財產權案件。
4、公平責任原則只有在法律沒有特別規(guī)定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而按過錯責任來處理有關案件又顯失公平的情況下才能適用。
二、公平責任原則與無過錯責任原則的區(qū)別:
1、公平責任原則是以公平觀念作價值判斷標準來確定責任的歸屬,而無過錯責任原則是以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作為決定責任歸屬的根據(jù)。
2、公平責任原則只有在雙方當事人均沒有過錯的情況下才能適用,雙方當事人都應舉證證明自己沒有過錯,法院應對此予以認定,而無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則是不論加害人主觀上有無過錯,都不影響其承擔責任。
3、公平責任原則的適用并不限于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而無過錯責任原則是基于法律的特別規(guī)定,其適用應嚴格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適用范圍和條件。
4、公平責任原則中存在著分擔損失的問題,其賠償范圍和賠償數(shù)額由法院酌情裁量,而無過錯責任原則中不存在分擔損失問題,其賠償范圍由法律規(guī)定,且常常由賠償額的限定。
三、公平責任原則的適用:
公平責任原則僅適用于特殊的有限的案件,適用于法律沒有規(guī)定適用無過錯責任,而當事人對造成的損害又都沒有過錯的情況。
相關推薦
?γ??????? | ??? | ???/???? | ??????? | ???? |
---|---|---|---|---|
????(?????)?????? | ????? | ??150 / ??150 | ???? | |
???(?????)?????? | Monica | ??150 / ??150 | ???? | |
???(??)?????? | ???? | ??150 / ??150 | ???? | |
???(??)?????? | ????? | ??150 / ??150 | ???? | |
???????(?????)?????? | ?????? | ??150 / ??150 | ???? | |
???(?????)?????? | Monica | ??150 / ??150 | ???? | |
??????(?)(?????)?????? | ???? | ??150 / ??150 | ???? | |
??????(??)(?????)?????? | ????? | ??150 / ??15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