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燃油是船舶必備的燃料,必須嚴加控制,其控制措施有( )。
A.燃油閃點不得低于50℃,但應急發(fā)電機燃油的閃點不應低于34℃
B.表壓超過0.15MPa的熱燃油管系,應盡可能外露,以便檢視,并應有足夠的照明
C.機器處所應有足夠的通風,防止油氣聚集;需要裝機械排風設備之處,其能量要適合換氣次數(shù)的要求?;瘜W危險物品運輸船,應能使管道內(nèi)的換氣次數(shù)至少達30次/h
D.避免使用孤立架設的燃油柜,若必須使用這種油柜時,則不應位于甲類機器處所之內(nèi)
E.從燃油艙(柜)溢出或滲漏的燃油可能落于熱表面而構成危險的地方,不得設燃油柜(艙),應采取措施防止任何油從油泵、濾器溢出而與熱表面相接觸
255、為了防止機艙或貨艙起火后蔓延至起居處所及服務處所,并為防止起居處所及服務處所發(fā)生火災后由一層甲板蔓延至上一層甲板,對起居處所,服務處所、控制站、梯道及走廊內(nèi)所敷設的甲板基層敷料,按“1974年公約”規(guī)定執(zhí)行,規(guī)定包括( )。
A.氯丁乳膠水泥。國內(nèi)選用氯丁乳水泥作為不易著火的甲板基敷料已獲成功,其主要成份及配方如下:氯丁乳水泥150份;硅鹽酸水泥250份;石英砂450份;緩蝕劑及隱定劑適量
B.對客船及油船,要求這些處所敷設的甲板層敷料為在高溫時不易著火和不會發(fā)生毒性或爆炸性危險的認可材料
C.對貨船,要求起居處所范圍內(nèi)構成機器處所和裝貨頂蓋的甲板上,其甲板敷料應為不易著火者
D.限制使用可燃材料
E.由于失火造成的危害對于客船、油船及鉆探平臺較一般貨船嚴重,因此對前者在可燃材料使用方面的限制更要嚴一些
256、船舶結構耐火分隔的具體要求有( )。
A.凡電纜、管子、圍壁通道、導管、門或其他開口等,以及船體桁材、橫梁結構穿過甲級或乙級分隔之處,應按公約及規(guī)范要求采取措施,保證耐火分隔的完整性
B.符合一定耐火等級的門稱為防火門,為使這些門在艙壁的任何一面均能由一人將其啟閉,其隔熱材料應選取輕質(zhì)及隔熱性能好的材料,通常用硅酸鈣板、酚醛礦棉氈及硅酸鋁耐火纖維氈作防火門的隔熱材料
C.設在主豎區(qū)艙壁及梯道環(huán)圍上的防火門,應能抗火、抗煙和自閉(傾斜35℃時仍能關閉)。防煙門氣密要求比水密高。凡必須穿過主豎區(qū)的通風導管,應在艙壁鄰近裝置失火后自閉。這種防火閥門還應從艙壁的每一面都可手控關閉。艙壁甲板結構的連接處,應用電焊焊接,經(jīng)120rain耐火試驗時,仍能防止火焰氣通過
D.在艙壁甲板以下,每一水密分艙或類似分艙的處所應有兩個安全通道。
E.起居處所的倉壁及甲板,應按甲級防火要求分隔,并與相鄰的機器、船艙、廚房及服務處所隔離
257、船用耐火分隔所用的隔熱材料有( )。
A.酚醛礦棉氈 B.硅酸鈣板 C.硅酸鋁板 D.改性淀粉礦棉板 E.硅酸鋁耐火纖維板
258、煙花爆竹生產(chǎn)過程中的防火防爆要求包括( )。
A.領藥時要按照“少量、多次、勤運走”的原則限量領藥
B.裝、筑藥應在單獨工房操作。裝、筑不含高感度煙火藥時,每間工房定員4人;裝、筑高感度煙火藥時,每間工房定員2人,半成品、成品要及時轉運,工作臺應靠近出口窗口;裝、筑藥工具應采用木、銅、鋁制品或不產(chǎn)生火花的材質(zhì)制品,嚴禁使用鐵質(zhì)工具,工作臺上等沖擊部位必須墊上接地導電橡膠板
C.鉆孔與切割有藥半成品時,應在專用工房內(nèi)進行,每間工房定員2人,人均使用工房面積不得少于3.5m2,嚴禁使用不合格工具和長時間使用同一件工具
D.貼筒標和封口時,操作間主通道寬度不得少于1.2m,人均使用面積不得少于3.5m2,半成品停滯量的總藥量,人均不得超過裝筑藥工序限量的2倍
E.手工生產(chǎn)硝酸鹽引火線時,應在單獨工房內(nèi)進行,每間工房定員2人,人均使用工房面積不得少于3.5m2,每人每次限量領藥1kg;機器生產(chǎn)硝酸鹽引火線時,每間工房不得超過2臺機組,工房內(nèi)藥物停滯量不得超過2.5kg;生產(chǎn)氯酸鹽引火線時,無論手工或機器生產(chǎn),都限于單獨工房、單機、單人操作,藥物限量0.5kg。
259、煙火藥制造過程中的防火防爆措施有( )。
A.煙火藥原材料應符合質(zhì)量標準
B.粉碎應在單獨工房進行,粉碎前后應篩掉機械雜質(zhì),篩選時應使用鐵質(zhì)和塑料工具
C.黑火藥原料的粉碎,應將硫磺和木炭兩種原料分別粉碎
D.鋁粉、鎂鋁合金粉、氯酸鹽、赤磷等高感度原料的粉碎必須在專用工房中,使用專用設備和專用工具,并有專人操作
E.粉碎和篩選原料時應堅持做到“四固定”、“五不準”;所有粉碎和篩選設備應接地、電氣設備必須是防爆型的,要做到遠距離操作,進出料時必須停機停電、工房應注意通風
260、民用爆破器材預防燃燒爆炸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A.預防火炸藥生產(chǎn)中混入雜質(zhì)
B.在生產(chǎn)、貯存、運輸時,不允許使用明火,不得接觸明火或表面高溫物;特殊情況需要使用時,在工藝資料中作出明確說明,并應限制在一定的安全范圍內(nèi),且遵守用火細則
C.在生產(chǎn)、貯存、運輸?shù)冗^程中,要防止摩擦和撞擊
D.要有防止靜電產(chǎn)生和積累的措施
E.生產(chǎn)用設備在停工檢修時,要徹底清理殘存的火炸藥;需要電焊時,只需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261、根據(jù)探測火災參數(shù)的不同火災探測器可分為( )類型。
A.感溫 B.感煙 C.感光 D.氣體 E.固體
262、易燃倉庫應設置在( )。
A.易著火的倉庫應設在水源充足、消防車能駛到的地方,并應設在下風方向
B.易燃露天倉庫四周內(nèi)應有小于8m的平坦空地作為消防通道,通道上禁止堆放障礙物C.貯量大的易燃倉庫應設3個以上的大門,并應將生活區(qū)、生活輔助區(qū)和堆場分開布置
D.有明火的生產(chǎn)輔助區(qū)和生活用房與易燃堆垛之間至少應保持30m的防火間距,有風火的煙囪應布置在倉庫的下風地帶
E.對易引起火災的倉庫,應將庫房內(nèi)、外按每500m。的分段區(qū)域設立防火墻,把建筑平面劃分為若干個防火單元,以便失火后能阻止火勢的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