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jié) 設計概算的編制與審查
設計概算是在初步設計或擴大初步設計階段,根據(jù)設計要求對工程造價進行的概略計算。它是設計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投資估算的延伸和細化。
設計概算分為單位工程概算、單項工程綜合概算和建設項目總概算。在案例分析中重點要掌握的是單位工程概算和單項工程綜合概算。
一、單位工程概算的編制
單位工程概算即單位建安工程概算,它由建安工程中的直接工程費、間接費、計劃利潤和稅金組成。單位工程概算又分為土建工程概算和設備及安裝工程概算兩大類。
(一)土建工程概算
其編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概算定額法
又稱擴大單價法,是采用概算定額編制建筑工程概算的方法,類似于采用預算定額編制工程預算。概算定額法適用于初步設計達到一定深度、建筑結構比較明確的工程。
2.概算指標法
這是用擬建的建筑物的建筑面積乘以技術條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概算指標編制概算的方法。概算指標法適用于初步設計深度不夠、工程量不明確,但技術成熟,有類似工程概算指標可以利用的工程。
3.類似工程預算法
這是利用技術條件與設計對象相類似的已完工程的造價資料編制擬建工程設計概算的方法。這種方法在應用中要注意的是必須對建筑結構差異和價差進行調整。
概算指標法、類似工程預算法都需要按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概算指標法用換入換出需調整的費用調整,類似工程預算法用個費用的調整系數(shù)調整具體件計價與控制教材
(二)設備及安裝工程概算
這一概算又包括設備購置費概算和安裝工程概算兩個內容。其中設備購置費由設備原價和運雜費組成,其概算的編制方法主要是估價指標法;安裝工程概算的編制方法有預算單價法、擴大單價法、設備價值百分比法和綜合噸位指標法等。
二、單項工程綜合概算的編制
單項工程綜合概算是以各個單位工程概算為基礎來編制的。根據(jù)建設項目中所包含的單項工程的個數(shù)的不同,單項工程綜合概算的內容也不相同。當建設項目只有一個單項工程時,單項工程綜合概算還應包括工程建設其他費用、預備費、投資方向調節(jié)稅、建設期貸款利息等。當建設項目包括多個單項工程時,這部分費用列入項目總概算中,不再列入單項工程綜合概算中。
三、設計概算的審查
設計概算審查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項。
(一)審查編制依據(jù)的時效性、合法性、適用范圍。
各種依據(jù),如定額、指標、價格、取費標準等,都應根據(jù)有關部門的現(xiàn)行規(guī)定進行,應隨時注意有無調整和新的規(guī)定。
(二) 審查概算編制深度
(三) 審查內容:建設規(guī)模、標準,工程量,設備規(guī)格、數(shù)量、配置,材料等十三項[見計價與確定240頁]
第六節(jié) 工程造價指數(shù)的確定與運用
工程造價指數(shù)是反映一定時期由于價格變化對工程造價影響程度的一種指標,它反映了報告期與基期相比的價格變動趨勢,是調整工程造價價差的依據(jù)。
一、工程造價指數(shù)的編制
工程造價指數(shù)一般應按各主要構成要素(建安工程造價、設備工器具購置費、工程建設其他費用等)分別編制價格指數(shù),然后經匯總得到工程造價指數(shù)。
建安工程造價指數(shù)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價格指數(shù),其計算公式如下:
建安工程造價指數(shù)=人工費指數(shù)*基期人工費占建安工程造價比例+∑(單項材料價格指數(shù)*基期該單項材料費占建安工程造價比例)十∑(單項施工機械臺班指數(shù)*基期該單項機械費占建安工程造價比例)十其他直接費、間接費綜合指數(shù)*基期其他直接費、間接費占建安工程造價比例
其中,各項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指數(shù)的計算均按報告期人工、材料、機械的預算價格與基期人工、材料、機械的預算價格之比進行。
設備、工器具價格指數(shù)一般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設備、工器具價格指數(shù)=∑[報告期設備、工器具單價*報告期購置數(shù)量]/[基期設備、工器具單價*報告期購置數(shù)量]
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指數(shù)可以按照每萬元投資額中的其他費用支出定額計算,計算公式為
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指數(shù) =報告期每萬元投資支出中其他費用/基期每萬元投資支出中其他費用
最后經綜合得到單項工程造價指數(shù),其計算公式為
單項工程造價指數(shù)=建安工程造價指數(shù)*基期建安工程費占總造價的比例+∑(單項設備價格指數(shù)*基期該項設備費占總造價的比例)十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指數(shù)* 基期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占總造價的比例
二、工程造價指數(shù)的運用
工程造價指數(shù)的用途主要有:
(1)分析價格變動趨勢及原因;
(2)指導承發(fā)包雙方進行工程估價和結算;
(3)預測工程造價變化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
(三) 審查內容:建設規(guī)模、標準,工程量,設備規(guī)格、數(shù)量、配置,材料等十三項[見計價與確定2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