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 名】:龍眼肉
【拼 音】:LONGYANROU
【英文名】:Dried Longan Prlp
【來 源】: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假種皮。
【功 效】:益心脾,補(bǔ)氣血,安神。
【主 治】:治虛勞羸弱,失眠癥,健忘,驚悸,怔忡。
【性味歸經(jīng)】:甘,溫。①《本經(jīng)》:“味甘,平?!雹凇秳e錄》:“無毒?!雹邸短票静荨罚骸拔陡仕?。”④ 《本草匯言》:“味甘,氣溫?!?/P>
入心、脾經(jīng)。①《本草經(jīng)疏》:“入足太陰、手少陰經(jīng)?!雹凇端幤坊x》:“入肝、心、脾三經(jīng)。”③《本草再新》:“入心、腎二經(jīng)?!?/P>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5錢;熬膏、浸酒或入丸劑。
【用藥忌宜】:內(nèi)有痰火及濕滯停飲者忌服。①《本草匯言》:“甘溫而潤(rùn),恐有滯氣,如胃熱有痰有火者;肺受風(fēng)熱,咳嗽有痰有血者,又非所宜。”②《藥品化義》:“甘甜助火,亦能作痛,若心肺火盛,中滿嘔吐及氣膈郁結(jié)者,皆宜忌用?!?/P>
【藥物配伍】:配酸棗仁,補(bǔ)益心脾;配石菖蒲,養(yǎng)心醒神;配柏仁子,補(bǔ)心寧神;配生姜,健胃益胃,養(yǎng)血益胃;配鴨膽子,驅(qū)邪扶正;配蓮肉、芡實(shí),益氣補(bǔ)血、健脾養(yǎng)心。
【別 名】:益智(《本經(jīng)》)、蜜脾(《綱目》)、龍眼干(《泉州本草》)。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本品果實(shí)呈球狀,形似龍眼狀。又名:龍目(《蜀都賦》)、比目(《吳普本草》)、荔枝奴(《南方草木狀》)、繡木團(tuán)、川彈子(《清異錄》)、亞荔枝(《開寶本草》)、木彈、驪珠、燕卵、鮫淚、圓眼(《綱目》)、海珠叢(《群芳譜》)、桂圓(《藥品化義》)
【處方名】:龍眼肉、元肉、桂圓肉、桂元肉、龍眼等
【商品名】:龍眼肉、桂圓肉。以肉厚片大、色棕黃、甘味濃、干燥潔凈者為佳。
【藥用部位】:本植物的根或根皮(龍眼根)、樹皮(龍眼樹皮)、葉或嫩芽(龍眼葉)、花(龍眼花)、果皮(龍眼殼)、種子(龍眼核)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動(dòng)植物資源分布】:分布福建、臺(tái)灣、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等地。藥材主產(chǎn)廣西、福建、廣東、四川、臺(tái)灣等地。
【藥材的采收與儲(chǔ)藏】:7~10月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摘。
【拉丁名】:藥材Arillus Longan原植物Euphoria longan(Lour.)Steud.
【炮制方法】:烘干或曬干,剝?nèi)ス?,取其假種皮。或?qū)⒐麑?shí)入開水中煮10分鐘,撈出攤放,使水分散失,再烤一晝夜,然后剝?nèi)〖俜N皮,曬干。
【考 證】:出自《開寶本草》;①《開寶本草》:“《本經(jīng)》云一名益智者,蓋甘味歸脾而能益智,非今益智子爾?!雹凇毒V目》:“龍眼正圓,《別錄》、蘇恭比之檳榔,殊不類也。其木性畏寒,白露后方可采摘,曬焙令干成朵,干者名龍眼錦。按范成大《桂海志》有山龍眼,出廣中,色青,肉如龍眼,夏月實(shí)熟可啖,此亦龍眼之野生者歟?”
【生藥材鑒定】:生藥為由頂端縱向裂開的不規(guī)則塊片,長(zhǎng)約1.5厘米,寬1.5~3.5厘米,厚不及 1毫米。表面黃棕色,半透明;靠近果皮的一面皺縮不平,粗糙;靠近種皮的一面光亮而有縱皺紋。質(zhì)柔韌而微有粘性,常粘結(jié)呈塊狀。氣香,味濃甜而特殊。以片大、肉厚、質(zhì)細(xì)軟、色棕黃、半透明、味濃甜者為佳。本品以肉厚、質(zhì)柔潤(rùn)、色棕褐、半透明、味濃甜者為佳。
【中藥化學(xué)成分】:果肉(干)含水分0.85%,可溶性部分79.77%、不溶性物質(zhì)19.39%,灰分3.36%??扇苄晕镔|(zhì)中,有葡萄糖24.91%、蔗糖0.22%、酸類(以酒石酸計(jì)〕1.26%、含氮物(其中含腺嘌呤和膽堿)6.309%等。其他尚含有蛋白質(zhì)5.6%和脂肪0.5%等。 假種皮含葡萄糖 26.91%,酒石酸1.26%及少量蔗糖;另含維生素B1、B2、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