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長恨歌》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多媒體導入:播放視頻《霓裳羽衣曲》片段,并提問:同學們,你知道這是什么作品嗎?(《霓裳羽衣曲》)
2.教師總結: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相傳為唐玄宗李隆基所作,由他寵愛的貴妃楊玉環(huán)作舞表演。唐玄宗和楊貴妃轟轟烈烈的愛情最終以悲劇收場,這段凄楚纏綿回旋婉轉的故事一直被世人所傳唱。古往今來,紀念他們的作品數不勝數,但最具影響力的無疑是清唱劇——《長恨歌》。今天,就讓我們搭上時空的列車,去聆聽這遺恨千年的愛情絕唱吧! 題目來源于考生回憶
(二)新課講授
1.拓展知識,了解作品。
(1)學生自由發(fā)言談談對清唱劇及長恨歌的了解。
(2)教師評價總結:清唱劇是一種多樂章的聲樂套曲,包含多種演唱形式,由管弦樂隊伴奏。各樂章的歌詞內容有機結合構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具有一定的戲劇特點。
《長恨歌》由我國現代著名音樂家黃自所作,是中國現代音樂史上第一部清唱劇作品。內容取材于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同名長詩,并選用其中的詩句作為各樂章的標題,借唐明皇不理朝政之事對國民黨反動政府進行了有力的諷刺。這部大型聲樂套曲共分十個樂章,黃自只完成了其中七個樂章的譜曲工作,而第四、七、九樂章則由林聲翕于1972年補寫。
2.賞析《漁陽鼙鼓動地來》。
(1)播放多媒體,聆聽歌曲,提問:歌曲屬于什么體裁?運用了哪種演唱形式?(進行曲;男聲四部合唱)
(2)再次聆聽,提問:歌曲表現了什么內容?(邊關告急,正處于政治動蕩危機關頭,統(tǒng)治者卻依然處在歌舞升平的環(huán)境,展現出“只愛美人醇酒,不愛江山”的昏庸狀態(tài))
追問:表達了什么情感?(士兵對統(tǒng)治者深深的憤懣之情)
賞析《山在虛無縹緲間》。
播放音樂,設置提問: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風格又是怎樣的 ?(女聲三部合唱;幽靜典雅。)
再次聆聽,提問:歌曲營造出一種怎樣的意境?(勾畫了“蓬萊仙境”那種虛幻神秘的意境。)
識讀樂譜,學唱兩首歌曲。
(1)進行簡單的發(fā)聲練習。
(2)組織多種形式演唱。
(三)拓展延伸
組織合唱比賽,根據演唱形式分組,分別演唱兩首歌曲。
(四)小結作業(yè)
(1)小結:師生共同總結。
《長恨歌》表面是講述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實則借古諷今,表現了作者的愛國熱忱,在當時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它以的方式反映社會現實,向人們宣告,腐敗的政治必然會導致民族的災難,有力地配合了我黨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可以說,音樂是一種具有無形力量的強大武器。題目來源于考生回憶
(2)作業(yè):聆聽其他樂章并搜集黃自的生平及貢獻,下節(jié)課交流分享。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請說出《長恨歌》的十個樂章。
【參考答案】
第一樂章:《山樂風飄處處聞》;
第二樂章:《七月七日長生殿》;
第三樂章:《漁陽鼙鼓動地來》;
第四樂章:《驚破霓裳羽衣舞》;
第五樂章:《六軍不發(fā)無奈何》;
第六樂章:《宛轉蛾眉馬前死》;
第七樂章:《夜雨聞鈴腸斷生》;
第八樂章:《山在虛無縹緲間》;
第九樂章:《灑宮南內多秋草》;
第十樂章:《此恨綿綿無絕期》。
2.教師如何與學生和家長溝通?
【參考答案】
良好的溝通可以促進交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輔助教學。
首先,與學生溝通:溝通離不開教師對學生及家長基本情況的了解;溝通時要真誠,讓學生信任,愿意與你溝通;溝通時需要教師理解和尊重學生,保護好他們的自尊心;溝通是建立在師生平等的關系基礎上;溝通時教師要講究溝通方式。 題目來源于考生回憶
其次,與家長溝通:教師應該表現出誠意,讓家長信任,愿意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溝通時需要教師理解和尊重家長;溝通時注意語言技巧,注意先講孩子優(yōu)點,慢慢引出缺點;認真傾聽家長意見。
最后,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與學生和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做到更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
申明:本文真題及解析來源于網絡,僅供考生學習參考之用,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下載233網校APP,可下載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免費注冊233網校會員,獲取教師資格證面試資料包!點擊注冊>> |
小編推薦: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流程 面試考生須知
真題推薦:歷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通關秘籍: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講師將面試情景還原,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zhàn)通關!免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