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根據(jù)“親親”和“準五服以制罪”的原則,處罰最重的是下列哪種情形?( )
A.叔殺侄 B.侄殺叔 C.舅殺外甥 D.外甥殺舅
7.下列關于西周的婚姻與繼承制度的說法中,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
A.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的之言,這是西周時期婚姻締結(jié)的基本原則
B.在西周時期,如果一個婚姻沒有經(jīng)過“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這六種程序,那么該婚姻不能有效成立
C.“七出、三不去”是西周時期關于婚姻解除的制度
D.在繼承制度方面,西周時期實行的是長子繼承制
8.關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法典內(nèi)容的變化有以下四種說法,其中哪一項是正確的?( )
A.魏明帝在制定《曹魏律》時,以《周禮》“八辟”為依據(jù),正式規(guī)定了“八議”制度
B.“官當”制度正式出現(xiàn)在《魏律》與《陳律》中
C.為了維護封建國家的根本利益,《北魏律》首次規(guī)定了“重罪十條”
D.《北齊律》首先確立了“準五服制罪”的制度
9.根據(jù)立法方式的不同,可以將羅馬法分成下列哪個?( )
A.公法與私法 B.市民法與萬民法
C.市民法與長官法 D.人法、物法與訴訟法
10.制定法是英國法的淵源之一,下列關于英國制定法的表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制定法在法律淵源中的重要性不如普通法和衡平法
B.制定法的效力和地位低于普通法和衡平法
C.國會立法屬于制定法,被稱作“基本立法”
D.社會立法是在制定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