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北大方正的“用人之道”
1、 方正真正給年青人挑大梁的機會,讓他們到世界最前沿領域做為國爭光的大課題,讓年輕一代看到,從他們開始,方正研制的高科技產(chǎn)品也進入日本和美國市場,體會其中的滿足感和民族自豪感
2、 營造一個和諧向上、團結一致的工作氛圍。方正作為一個年輕的團體,具有勃勃生機和強大的科研實力。除了尊重人才以外,要防止年青人“打架”,最好的辦法把事業(yè)做大。
3、 方正研究院院長王選有個不離身的筆記本,上面記錄著研究院數(shù)百名年輕人的性格和特長。每隔一段時間,他會照其表現(xiàn)修訂記錄內容,考慮對其的安排調整。正是在這種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氛圍中,年輕的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年僅26歲的趙威成為方正集團最年輕的副總裁。更重要的是方正通過不斷開拓發(fā)展的強烈刺激,讓年輕人認識到個體力量微不足道,自覺培養(yǎng)彼此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在這個集體里,一般人可以做出一流的成果,一流的人才會發(fā)揮出超一流的水平。
4、 方正已從傳統(tǒng)的人事管理轉向人才管理。方正的用人之道是扎根在中國這塊土壤之上,以仁愛的思想為基礎,但又有許多歐美管理模式的影子。
方正用人分優(yōu)化配置,綜合考察員工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情商系數(shù)、人品個性等因素,尋求最佳組合。
方正有四條規(guī)矩:
(1)機構能撤能設。公司下屬機構,兩三年沒有效益,該砍就砍,人員自己內部消化。
(2)人員能進能出。很冒尖的人留下來,不適應的能流走。
(3)干部能上能下。方正考察干部主要看:學術成就,市場頭腦和合作精神。
(4)工資能升能降。
既要保持骨干人才隊伍的相對穩(wěn)定,又要使企業(yè)人員處于流動競爭狀態(tài),使員工有緊迫感和壓力,又有強烈的創(chuàng)新精神,這就是方正的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