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調整當期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年初數。
(2)在價值方面,需計提“八大準備”。對“八大準備”,從以下三個方面作歸納:
①計提基礎和列支渠道
項目計提基礎列支渠道
1.壞賬準備估計壞賬損失的金額列入管理費用
2.存貨跌價準備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列入管理費用
3.短期投資跌價準備成本與市價列入投資收益
4.長期投資減值準備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列入投資收益
5.委托貸款減值準備本金與可收回金額列入投資收益
6.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列入營業(yè)外支出
7.在建工程減值準備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列入營業(yè)外支出
8.無形資產減值準備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列入營業(yè)外支出
計提八大準備,有三個列支渠道,即一般性流動資產項目計提準備,計入管理費用;投資性項目計提準備,計入投資收益;一般長期資產項目計提準備,計入營業(yè)外支出。
②在會計報表上的列示
在資產負債表中,“八大準備”只列示了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其余都用相應資產的凈額列示,如短期投資項目,用短期投資的賬面余額減去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后的凈額列示。這樣處理的原因,一是從形式看,如果在資產方要將各種減值準備全部列出,則左邊要增加約16個項目,資產方和權益方不好排列;二是從實質看,企業(yè)容易通過計提秘密準備,操縱利潤(所謂秘密準備,是指不需計提準備時,企業(yè)根據操縱利潤的需要,而計提的準備)。為了防止企業(yè)計提秘密準備,隨意操縱利潤,要求企業(yè)填報資產減值準備明細表,從明細表中可以看出各種準備的計提過程。既然在明細表列示了各種準備,當然就不必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了。
③計提準備產生的費用、損失的抵稅問題
計提八大準備產生的費用、損失,根據稅法規(guī)定,其中的“7.5個”準備產生的費用、損失不能抵稅,只有“0.5個”準備產生的費用才能抵稅,即計提的壞賬準備在應收款項5‰以內部分可以抵稅。八大準備產生的費用、損失,在所得稅會計處理時,應當作為可抵減時間性差異進行處理。
2.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yè)。
3.所有者權益,是指所有者在企業(yè)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又稱為凈資產。
4.收入,是指企業(yè)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顒又兴纬傻慕洕娴目偭魅搿?
5.費用,是指企業(yè)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顒铀l(fā)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6.利潤,是指企業(yè)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營業(yè)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近年我國對利潤的核算主要有兩大變化:
(1)將老制度利潤表中的“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項目去掉了。如果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包括在利潤表中,則本年的利潤就由本年的經營成果和以前年度的損益調整得來,這不能正確評價本年度的經營成果,因此,在利潤表中必須去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項目。但要注意,如果涉及到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仍然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會計科目進行核算,最后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余額轉入到“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而不是轉入“本年利潤”。
(2)利潤總額的計算結果越來越小了,謹慎原則的運用越來越多了。比如,在債務重組中,將不必支付的負債由以前的轉入“營業(yè)外收入”改為轉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在借款費用處理中,資本化期間縮短了,資本化的金額減小了;資本化金額小了,則計入財務費用的金額就大了,利潤總額就小了。這種情況幾乎貫穿全書,包括非貨幣性交易的處理,關聯交易的會計處理等,有了這個思路,以后在相關部分的學習中就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