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00(100*17%)
銀行存款(運費,無抵扣)30000
銀行存款(補價)50000
(2)收到補價的企業(yè):按換出資產(chǎn)賬面價值減去補價,加上應確認的收益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chǎn)的入賬價值。應確認收益的計算公式是:
應確認的收益=補價—(補價/換出資產(chǎn)公允價值*換出資產(chǎn)賬面價值)—(補價/換出資產(chǎn)公允價值*應交的稅金及教育費附加)
運用本公式時應注意:
①應交稅金不包括增值稅和所得稅;
②計算結果為正數(shù),則計入營業(yè)外收入(貸方);計算結果為負數(shù),則計入營業(yè)外支出(借方)。
[例3]甲公司以庫存商品80萬元(已提跌價準備10萬元,公允價值100萬元),換入乙公司一臺設備,甲公司支付運費3萬元,同時收到乙公司支付的補價5萬元。假設交易過程中不考慮增值稅以外的相關稅費。
根據(jù)公式計算應確認的收益:
應確認的收益=補價—(補價/換出資產(chǎn)公允價值*換出資產(chǎn)賬面價值)—(補價/換出資產(chǎn)公允價值*應交的稅金及教育費附加)
=50000—(50000/1000000*700000)—(50000/1000000*0))
=50000—35000—0
=15000(元)
則換入設備的入賬價值為86.5萬元:
借:固定資產(chǎn)865000
銀行存款(補價)50000
存貨跌價準備100000
貸:庫存商品8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00(100*17%)
銀行存款(運費,無抵扣)30000
營業(yè)外收入—非貨幣性交易收入15000
(3)換入多種資產(chǎn)時的會計處理
如果換入多種資產(chǎn),則換入多種資產(chǎn)應該根據(jù)各自公允價值占總的公允價值的比例計算確定。
[例4]甲公司以庫存商品80萬元(已提跌價準備10萬元,公允價值100萬元),換入乙公司一臺設備(公允價值40萬元)和一輛汽車(公允價值60萬元),甲公司支付運費3萬元,同時收到乙公司支付的補價5萬元。假設交易過程中不考慮增值稅以外的相關稅費。則甲公司的賬務處理為:
借:固定資產(chǎn)(設備)(86.5萬*40%)346000
固定資產(chǎn)(汽車)(86.5萬*60%)519000
銀行存款(補價)50000
存貨跌價準備100000
貸:庫存商品8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00(100*17%)
銀行存款(運費,無抵扣)30000
營業(yè)外收入—非貨幣性交易收入15000
(注:固定資產(chǎn)(設備和汽車)入賬價值=800000+170000+30000+15000—50000—100000=865000(元)
設備入賬價值865000*[400000/(400000+600000)]=865000*40%=346000(元)
汽車入賬價值=865000*[600000/(400000+600000)]=865000*60%=519000(元))
【考點三】非貨幣性交易的披露(了解)
按照非貨幣性交易會計核算的要求,企業(yè)應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非貨幣性交易中換入資產(chǎn)的類別及其金額和換出資產(chǎn)的類別及其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