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文閱讀:21~29小題,共30分。
閱讀蘇軾《水調歌頭》,然后回答試題。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第21題簡答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表現(xiàn)了詞人怎樣的矛盾心理?(4分)
第22題簡答 詞人最后的選擇表明了他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2分)
第23題簡答 這首詞中蘊涵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什么?(4分)
閱讀《莊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試題。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渙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已。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日:“野語有之日,‘聞道百,以為莫已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p>
第24題簡答 將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2)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第25題簡答 本段描寫了哪兩種景象?二者的關系是什么?(4分)
第26題簡答 這段話中,包含并演化出的兩個成語是什么?(2分)
閱讀《寡人之于國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試題。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p>
第27題簡答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實行王道應持有的正確態(tài)度是什么?(2分)
第28題簡答 如何理解本段的比喻句?(4分)
第29題簡答 分析這段話的論證方法。(4分)
2017成考報名:2017年成人高考報名時間/入口
2017通關計劃:2017年成人高考81天備考復習通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