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一座廠房或廠房的任一防火分區(qū)內有不同火災危險性生產時,廠房或防火分區(qū)內的生產火災危險性類別按火災危險性較大的部分確定。
2、符合下列條件可按火災危險性較小確定:火災危險性較大的生產部位占本層或本防火分區(qū)建筑面積的比例小于5%。
3、同一座倉庫或倉庫的任一防火分區(qū)內儲存不同火災危險性物品時,倉庫或防火分區(qū)的火災危險性類別按火災危險性較大的物品確定。
4、丁、戊類儲存物品倉庫的火災危險性,當可燃包裝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的1/4或可燃包裝體積大于物品本身體積的1/2時,應按照丙類確定
5、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樓層建筑面積大于1000㎡的商店、展覽、電信、郵政、財貿金融建筑和其他多種功能組合的建筑,屬于一類高層公共建筑。
6、甲、乙類廠房和甲、乙、丙類倉庫內的防火墻,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4.00h。
7、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2.00h。
8、除甲、乙類倉庫和高層倉庫外,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非承重外墻,當采用不燃性墻體時,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25h;當采用難燃性墻體時,不應低于0.50h。
9、二級耐火等級廠房(倉庫)內的房間隔墻,當采用難燃性墻體時,其耐火極限應提高0.25h。
10、二級耐火等級多層廠房和多層倉庫內采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的樓板,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75h。
11、地下半地下室和一類高層耐火等級應不低于一級。
12、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與相鄰建筑的防火間距,即使符合有關允許減小的條件時,仍不應減小。
13、 丙、丁、戊類廠房與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級均為一、二級時,丙、丁、戊類廠房與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可適當減小,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防火間距不足,應采取的措施案例喜歡考。
(1) 當較高一面外墻為無門、窗、洞口的防火墻,或比相鄰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及以下范圍內的外墻為無門、窗、洞口的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不限;
(2)相鄰較低一面外墻為防火墻,且屋頂無天窗或洞口、屋頂?shù)哪突饦O限不低于1.00h,或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且墻上開口部位采取了防火措施,其防火間距可適當減小,但不應小于4m。
14、丁、戊類倉庫與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級均為一、二級時,倉庫與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可適當減小,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當較高一面外墻為無門、窗、洞口的防火墻,或比相鄰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及以下范圍內的外墻為無門、窗、洞口的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不限;
(2)相鄰較低一面外墻為防火墻,且屋頂無天窗或洞口、屋頂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或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且墻上開口部位采取了防火措施,其防火間距可適當減小,但不應小于4m。
15、鍋爐房/變壓器室確需貼鄰民用建筑時,專業(yè)房間的耐火等于不應低于二級,應采用防火墻分隔,且不應貼鄰人員密集場所;布置在民用建筑內時,不應布置在人員密集場所的上一層、下一層或貼鄰;應在首層或地下一層的靠外墻部位(1;-1);布置在民用建筑內時,不應布置在人員密集場所的上一層、下一層或貼鄰。
16、柴油發(fā)電機房布置在民用建筑內時,不應布置在人員密集場所的上一層、下一層或貼鄰;應在首層或地下一層的靠外墻部位(1;-1)。
17、消防控制室宜在首層或地下一層的靠外墻部位(1;-1);不應設置在電磁場干擾較強及其他可能影響消防控制設備工作的的設備用房附近。
18、水泵房不應設置在三層及以下;不應設置在地下室內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樓層內。
29、鍋爐房變壓器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 ,應設置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20、鍋爐房變壓器室、柴油發(fā)電機房、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的防火隔墻和1.50h的不燃性樓板分隔,防火分隔上的門甲級防火門(消防控制室乙級防火門)。
21、營業(yè)廳、展覽廳不應設置在地下三層及以下樓層;地下營業(yè)廳、展覽廳不得經(jīng)營、儲存、展示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物品(甲、乙不下地)。
22、托兒所、幼兒園的兒童用房和兒童游樂廳等兒童活動場所宜獨立建造,不應地下半地下;在其他民建內,一、二級,應在1-3層;在單多層建筑內宜設置獨立安全出口。高層建筑內應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
23、老年人照料設施中的老年人公共活動用房、康復與醫(yī)療用房設置在地下半地下時,應設置在地下一層,每間用房的建筑面積應≤200㎡,且使用人數(shù)應≤30人;老年人照料設施中的老年人公共活動用房、康復與醫(yī)療用房設置在4層及以上時,每間用房的建筑面積應≤200㎡,且使用人數(shù)應≤30人。
24、住院部不應設置在地下半地下;病房樓相鄰護理單元之間應采用2.0h防火隔墻分隔,隔墻上的門采用乙級防火門,設置在走道上的防火門應采用常開防火門。
25、劇場、電影院、禮堂確需設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內時,至少設置1個獨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甲級防火門與其他區(qū)域分隔。
(2)設置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內時,觀眾廳宜布置在首層、二層或三層;確需布置在四層及以上樓層時,每個觀眾廳的建筑面積不宜大于400㎡,且一個廳、室的疏散門不少于2個。
(3)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時,宜在地下一層,不得在地下三層及以下樓層。
26、建筑內的會議廳、多功能廳等人員密集場所,宜布置在首層、二層或三層。確需布置在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其他樓層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每個觀眾廳的建筑面積不宜大于400㎡,且一個廳、室的疏散門不少于2個。
(2)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時,宜在地下一層,不得在地下三層及以下樓層。
27、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不應布置在地下二層及以下樓層。
(2)確需布置在地下一層時,地下一層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應大于10m。
(3)確需布置在地下或4層及以上樓層時,一個廳、室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200㎡。
(4)廳室之間及與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1.00h的不燃性樓板與其他場所或部位隔開,該場所與建筑內其他部位相通的門為乙級防火門。
28、住宅部分與非住宅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且無門、窗、洞口的防火隔墻和1.50h的不燃性樓板完全分隔。當為高層建筑時(高層公共建筑),應采用無門、窗、洞口的防火墻和耐火極限低于2.00的不燃性樓板完全分隔。
各位考友,對于這個知識點還有什么問題或疑問的,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233網(wǎng)校特別聲明:本篇內容為233網(wǎng)校一級消防工程師老師整理歸納,對于需要復制、轉載、鏈接和傳播文章內容的,請注明文章內容源自233網(wǎng)校,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