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萃取》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實物導入
【實物展示】展示球型分液漏斗和梨型分液漏斗。
【提出問題】球型分液漏斗我們在初中的時候經(jīng)常使用,另外這個也叫分液漏斗,大家看它和球型分液漏斗有什么區(qū)別?
【學生回答】頸短,斗體更大。題目來源于考生回憶
【教師引導】這個叫做梨型分液漏斗,我們今天就用它來做個實驗。
(二)探究新知
【教師引導】梨型分液漏斗在參與實驗過程之前需要檢漏,以便確定是否可以使用。
【演示實驗】梨型分液漏斗的檢漏講解操作。
(關(guān)閉分液漏斗頸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內(nèi)注入適量的蒸餾水,觀察旋塞的兩端以及漏斗的下口處是否漏水,若不漏水,關(guān)閉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檢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將上磨口塞旋轉(zhuǎn)180度,倒立,檢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則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學生實驗】梨型分液漏斗的檢漏操作。
【教師引導】用梨型分液漏斗來做一個新的液液分離的實驗操作,分離碘水中的碘單質(zhì)。
【提出問題】思考萃取的原理是什么?題目來源于考生回憶
【學生回答】利用物質(zhì)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物質(zhì)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來。
【提出問題】為什么要把碘水中的碘提取出來要選擇四氯化碳做萃取劑呢?
【學生回答】因為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較大,且四氯化碳與水不互溶也不發(fā)生反應,可用做萃取劑。
【提出問題】結(jié)合視頻中的演示實驗,總結(jié)萃取實驗的操作步驟。
【學生回答】(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飽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蓋好玻璃塞。
(2)用右手壓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轉(zhuǎn)過來振蕩,使兩種液體充分接觸;震蕩后打開活塞,使漏斗內(nèi)氣體放出。
(3)將分液漏斗放在鐵架臺上,靜置。
【提出問題】萃取前后,分液漏斗中顏色是如何變化的,萃取后,上下層溶液分別含有什么?
【學生回答】萃取前漏斗中是碘水呈黃褐色,萃取后液體分為兩層,上層顏色變淡,下層紫紅色,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提出問題】思考萃取后溶液上下層如何分離,原因是什么?題目來源于考生回憶
【學生回答】下層溶液從下口流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目的是能使得到的目標產(chǎn)物更純凈。(可設錯,教師再糾正)
【演示實驗】分液。
待液體分層后,將分液漏斗頸上的玻璃塞打開,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對準漏斗上的小孔,再將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擰開,使下層液體慢慢沿燒杯壁流下。上層液體應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教師總結(jié)】裝液→震蕩→靜置→分液。
(三)拓展提升
【學生實驗】萃取碘水中的碘,教師巡視指導。
(四)小結(jié)作業(yè)
小結(jié):師生共同總結(jié)本節(jié)課內(nèi)容。
作業(yè):請學生課下總結(jié)學過的物質(zhì)分離和提純的方法和適用范圍。
【板書設計】
2.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你是怎么實現(xiàn)的?
【參考答案】
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從3個維度來制定,分別是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萃取和分液的原理,能夠進行萃取、分液的實驗操作;知道分液漏斗的基本操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萃取和分液的實驗操作,學會物質(zhì)分離的一般方法,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在物質(zhì)分離的過程中,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題目來源于考生回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實驗探究中,體驗實驗探究的樂趣,激發(fā)參與化學科技活動的熱情,逐漸形成將所學的化學知識應用與生產(chǎn)、生活實踐的意識。
在教學中,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學中我是這樣來做的:讓學生結(jié)合具體的萃取實驗操作的演示視頻,分析萃取和分液的原理、操作步驟即注意事項,接下來讓學生分別動手進行操作練習,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到化學探究的樂趣。
申明:本文真題及解析來源于網(wǎng)絡,僅供考生學習參考之用,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免費注冊233網(wǎng)校會員,獲取教師資格證面試資料包!點擊注冊>> |
小編推薦: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流程 面試考生須知
真題推薦:歷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通關(guān)秘籍: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guān)?233網(wǎng)校講師將面試情景還原,助你一舉攻下“結(jié)構(gòu)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nèi)容,實戰(zhàn)通關(guān)!免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