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施工管理科目是二級建造師的基礎科目課程(點擊聽課>>)。該科目立足于建設工程項目整個建設實施的全過程,涵蓋了建設工程成本、進度、質量、安全與環(huán)境、合同、信息幾個方面,內容繁多,知識面廣泛,但是考試的重復性比較大,不要逐字逐句看書,跟著233網(wǎng)校老師走,學會抓重點,就必定能通過。233網(wǎng)校老師教你本科目通關秘籍,實施最保守的得分方法,你都能高分通關。單選通過排除法等各種問題技巧得分至少70%~80%的分數(shù),即49-56分。多選題盡量不要出現(xiàn)得0分的題目。除少數(shù)幾個絕對有把握的題,有幾個選幾個,得8分左右。剩下21個題目都只選2個選項,其中假設有4個題目正確答案就2個選項,得8分;剩余17個題目得一半分,即17分;多選題總分可得33分。此時總分至少為82分,能順利通過考試。
(三)施工成本控制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施工過程中,對影響施工成本的各種因素加強管理,并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將施工中實際發(fā)生的各種消耗和支出嚴格控制在成本計劃范圍內,隨時揭示并及時反饋,嚴格審查各項費用是否符合標準,計算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并進行分析,進而采取多種措施,消除施工中的損失浪費現(xiàn)象。
建設工程項目施工成本控制應貫穿于項目從投標階段開始直至竣工驗收的全過程,它是企業(yè)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施工成本控制可分為事先控制、事中控制(過程控制)和事后控制。在項目的施工過程中,需按動態(tài)控制原理對實際施工成本的發(fā)生過程進行有效控制。
合同文件和成本計劃是成本控制的目標,進度報告和工程變更與索賠資料是成本控制過程中的動態(tài)資料。
成本控制的程序體現(xiàn)了動態(tài)跟蹤控制的原理。成本控制報告可單獨編制,也可以根據(jù)需要與進度、質量、安全和其他進展報告結合,提出綜合進展報告。
把二級建造師設為首頁
點擊查看更多施工管理資料>>來來源:考
一成本控制應滿足下列要求:
(1)要按照計劃成本目標值來控制生產(chǎn)要素的采購價格,并認真做好材料、設備進場數(shù)量和質量的檢查、驗收與保管。
(2)要控制生產(chǎn)要素的利用效率和消耗定額,如任務單管理、限額領料、驗工報告審核等。同時要做好不可預見成本風險的分析和預控,包括編制相應的應急措施等。
(3)控制影響效率和消耗量的其他因素(如工程變更等)所引起的成本增加。
(4)把施工成本管理責任制度與對項目管理者的激勵機制結合起來,以增強管理人員的成本意識和控制能力。
(5)承包人必須有一套健全的項目財務管理制度,按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對項目資金的使用和費用的結算支付進行審核、審批,使其成為施工成本控制的一個重要手段。
(四)施工成本核算
(1)人工費核算;
(2)材料費核算;
(3)周轉材料費核算;
(4)結構件費核算;
(5)機械使用費核算;
(6)其他措施費核算;
(7)分包工程成本核算;
(8)間接費核算;
(9)項目月度施工成本報告編制。
施工成本核算制是明確施工成本核算的原則、范圍、程序、方法、內容、責任及要求的制度。項目管理必須實行施工成本核算制,它和項目經(jīng)理責任制等共同構成了項目管理的運行機制。組織管理層與項目管理層的經(jīng)濟關系、管理責任關系、管理權限關系,以及項目管理組織所承擔的責任成本核算的范圍、核算業(yè)務流程和要求等,都應以制度的形式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
項目經(jīng)理部要建立一系列項目業(yè)務核算臺賬和施工成本會計賬戶,實施全過程的成本核算,具體可分為定期的成本核算和竣工工程成本核算,如:每天、每周、每月的成本核算。定期的成本核算是竣工工程全面成本核算的基礎。
形象進度、產(chǎn)值統(tǒng)計、實際成本歸集三同步,即三者的取值范圍應是一致的。形象進度表達的工程量、統(tǒng)計施工產(chǎn)值的工程量和實際成本歸集所依據(jù)的工程量均應是相同的數(shù)值。
對竣工工程的成本核算,應區(qū)分為竣工工程現(xiàn)場成本和竣工工程完全成本,分別由項目經(jīng)理部和企業(yè)財務部門進行核算分析,其目的在于分別考核項目管理績效和企業(yè)經(jīng)營效益。
(五)施工成本分析
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施工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對成本的形成過程和影響成本升降的因素進行分析,以尋求進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徑,包括有利偏差的挖掘和不利偏差的糾正。施工成本分析貫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過程,其是在成本的形成過程中,主要利用施工項目的成本核算資料(成本信息),與目標成本、預算成本以及類似的施工項目的實際成本等進行比較,了解成本的變動情況,同時也要分析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對成本的影響,系統(tǒng)地研究成本變動的因素,檢查成本計劃的合理性,并通過成本分析,深人揭示成本變動的規(guī)律,尋找降低施工項目成本的途徑,以便有效地進行成本控制。成本偏差的控制,分析是關鍵,糾偏是核心,要針對分析得出的偏差發(fā)生原因,采取切實措施,加以糾正。
成本分析的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結合使用。尤其是在進行成本綜合分析時,必須使用基本方法。為了更好地說明成本升降的具體原因,必須依據(jù)定量分析的結果進行定性分析。
成本偏差分為局部成本偏差和累計成本偏差。局部成本偏差包括項目的月度(或周、天等)核算成本偏差、專業(yè)核算成本偏差以及分部分項作業(yè)成本偏差等;累計成本偏差是指已完工程在某一時間點上實際總成本與相應的計劃總成本的差異。對成本偏差的原因分析,應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
(六)施工成本考核
施工成本考核是指在施工項目完成后,對施工項目成本形成中的各責任者,按施工項目成本目標責任制的有關規(guī)定,將成本的實際指標與計劃、定額、預算進行對比和考核,評定施工項目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和各責任者的業(yè)績,并以此給以相應的獎勵和處罰。通過成本考核,做到有獎有懲,賞罰分明,才能有效地調動每一位員工在各自施工崗位上努力完成目標成本的積極性,為降低施工項目成本和增加企業(yè)的積累,做出自己的貢獻。
施工成本考核是衡量成本降低的實際成果,也是對成本指標完成情況的總結和評價。
成本考核制度包括考核的目的、時間、范圍、對象、方式、依據(jù)、指標、組織領導、評價與獎懲原則等內容。
以施工成本降低額和施工成本降低率作為成本考核的主要指標,要加強組織管理層對項目管理部的指導,并充分依靠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作業(yè)人員的經(jīng)驗和智慧,防止項目管理在企業(yè)內部異化為靠少數(shù)人承擔風險的以包代管模式。成本考核也可分別考核組織管理層和項目經(jīng)理部。
項目管理組織對項目經(jīng)理部進行考核與獎懲時,既要防止虛贏實虧,也要避免實際成本歸集差錯等的影響,使施工成本考核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在此基礎上兌現(xiàn)施工成本管理責任制的獎懲或激勵措施。
施工成本管理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的。成本預測是成本決策的前提,成本計劃是成本決策所確定目標的具體化。成本計劃控制則是對成本計劃的實施進行控制和監(jiān)督,保證決策的成本目標的實現(xiàn),而成本核算又是對成本計劃是否實現(xiàn)的最后檢驗,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又對下一個施工項目成本預測和決策提供基礎資料。成本考核是實現(xiàn)成本目標責任制的保證和實現(xiàn)決策目標的重要手段。[nopage]
二級建造師施工管理科目單項選擇題70題,每題1分,共計70分;多項選擇題25題,每題2分,共計50分;總計120分。大家根據(jù)233網(wǎng)校老師講課中的章節(jié)重難點指引,看最新教材進行預習,再來聽精講班老師解讀教材考點,聽課時就不會一頭霧水,思路會比較清晰,也容易掌握各個考點。點擊聽課,進入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