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l—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將所選項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題卡相應題號的信息點上。
1.《戰(zhàn)國策》是一部
A.筆記體史書
B.國別體史書
C.編年體史書
D.紀傳體史書
2.孟子《寡人之于國也》中竭力倡導的治國方略是
A.小國寡民
B.民貴君輕
C.無為而治
D.王道仁政
3.元雜劇《西廂記》的作者是
A.王實甫
B.董解元
C.馬致遠
D.關(guān)漢卿
4.《李將軍列傳》中所選取的四個典型戰(zhàn)例是
A.從太尉周亞夫擊吳楚軍、上郡遭遇戰(zhàn)、雁門出擊戰(zhàn)、右北平之戰(zhàn)
B.上谷與匈奴會戰(zhàn)、上郡遭遇戰(zhàn)、雁門出擊戰(zhàn)、從太尉周亞夫擊吳楚軍
C.上郡遭遇戰(zhàn)、雁門出擊戰(zhàn)、右北平之戰(zhàn)、隨大將軍衛(wèi)青擊匈奴
D.上谷與匈奴會戰(zhàn)、雁門出擊戰(zhàn)、上郡遭遇戰(zhàn)、隨大將軍衛(wèi)青擊匈奴
5.王維《山居秋暝》中的頷聯(lián)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B.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C.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D.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6.下列對冰心《往事》(一之十四)的分析錯誤的是
A.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
B.將大海想象為“海的女神”用了比喻手法
C.作者贊美大海的目的是希望我們都做一個?;那嗄?/p>
D.語言清麗,意蘊雋永
7.《鄭伯克段于鄢》中,莊公發(fā)誓今生不再與母親姜氏相見的直接原因是
A.姜氏偏愛小兒子共叔段
B.姜氏替共叔段請求封地
C.姜氏唆使共叔段擴大自己的管轄范圍
D.姜氏與共叔段圖謀里應外合用武力奪取君位
8.下列各句中,兼用了排比、比喻兩種修辭手法的是
A.快樂的引誘,不僅像電兔子和方糖,使我們?nèi)淌芰巳松?,而且仿佛釣鉤上的魚餌,競
使我們甘心去死。
B.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C.文章是固體,言語是液體,思想是氣體。我提倡多用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氣體——思想。
D.我望著那燈光,路是那么遠,我又沒有翅膀,我只有一個渴望:飛!飛!
9.下列詩歌中,交替使用了第三人稱和人稱手法的是
A.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B.李白《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
C.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D.自居易《杜陵叟》
10.下列對徐志摩《再別康橋》一詩評論錯誤的是
A.詩中的“康橋”就是英國的劍橋
B.本詩抒發(fā)了詩人故地重游的復雜感情
C.全詩氣勢雄壯,酣暢淋漓
D.詩句清晰,音韻和諧
11.下列對《張中丞傳后敘》一文表述錯誤的是
A.韓愈寫作本文是為了補足李翰《張巡傳》的缺漏
B.文章前半部分以議論為主,駁斥了誣蔑許遠的錯誤論調(diào)
C.文章后半部分補敘了張巡、許遠、雷萬春保衛(wèi)睢陽的軼事
D.全文敘事議論并重,議論飽含激情,敘事生動傳神
12.“長風破浪”、“出師未捷身先死”、“樹猶如此”三個典故所涉及的人物依次是
A.呂尚、桓溫、許汜
B.宗愨、諸葛亮、桓溫
C.桓溫、呂尚、許汜
D.桓溫、諸葛亮、宗愨
13.下列關(guān)于作家、用品、文體的搭配完全正確的是
A.屠格涅夫——《門檻》——散文詩
B.莫泊?!尔滅鞯亩Y物》——短篇小說
C.錢鐘書——《論學問》——議論文
D.茅盾——《香市》——記人散文
14.“曲”這種文學樣式興盛的時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5.“貽笑大方”、“開柙出虎”、“信誓旦旦”三個成語依次出自
A.《諫逐客書》、《詩經(jīng)?氓》、《季氏將伐顓臾》
B.《莊子?秋水》、《季氏將伐顓臾》、《詩經(jīng)?氓》
C.《季氏將伐顓臾》、《莊子?秋水》、《諫逐客書》
D.《詩經(jīng)?氓》、《諫逐客書》、《莊子?秋水》
16.下列句子中,“以”字可譯作“由于”、“憑借”的是
A.嘗為隴西……云中太守,皆以力戰(zhàn)為名。
B.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D.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
17.下列各組句中加點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18.下列句子中,不是意動用法的是
A.蓋馬伶恥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B.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C.匈奴聞之,號日“漢之飛將軍”。
D.過其友日:“孟嘗君客我!”
19.下列各句中,帶點的字解釋錯誤的是
A.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鋤:鋤頭。
B.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愆:拖延。
C.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爾:這樣。
D.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南:向南。
20.下列畫線句子的翻譯錯誤的是
A.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于薛乎?
先生不羞:你不因受到怠慢而感到羞辱。
B.度不中不發(fā),發(fā)即應弦而倒。
度不中不發(fā):估計射不中就不放箭。
C.成敗之數(shù),視此而已,
成敗之數(shù):有關(guān)事情成敗的規(guī)律。
D.字而幼孩,遂而雞豚。
字而幼孩:教你的孩子認字。
二、文言文閱讀:21—29小題,共30分。
(一)閱讀宗臣《報劉一丈書》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題。
且今世之所謂孚者何哉?日夕策馬候權(quán)者之門。門者故不入,則甘言媚詞作婦人狀,袖金以私之。即門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見。立廄中仆馬之間,悉氣襲農(nóng)袖。即饑寒毒熱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則前所受贈金者出,報客曰:“相公倦,謝客矣??驼埫魅諄??!奔疵魅沼植桓也粊怼R古伦?,聞雞鳴,即起盥櫛,走馬抵門。門者怒日:“為誰?”則日:“昨天之客矣?!眲t又怒日:“何客之勤也!豈有相公此時出見客乎?”客心恥之。強忍而與言日:“亡奈何矣,姑客我入?!遍T者又得所贈金,則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廄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見,則驚走匍匐階下。主者日:“進!”則再拜,故遲不起;起則上所上壽金。主者固不受,則固請;主者故固不受,則又固請;然后命吏納之,則又再拜,又故遲不起,起則五六揖始出。出,揖門者日:“官人幸顧我,他日來,幸無阻我也!”門者答揖。大喜,奔出。馬上遇所交識,即揚鞭語日:“適自相公家來,相公厚我,厚我!”且虛言狀。即所交識,,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語人日:“某也賢,某也賢?!甭?wù)咭嘈挠嫿毁澲4耸浪^上下相孚也。長者謂仆能之乎?
21.這段文字描繪了哪四種人的行為丑態(tài)?他們各自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分)
22.這段文字所描繪的拍馬求寵之事經(jīng)歷了哪幾個波折?(4分)
23.“幸主者出,南面召見……起則五六揖始出?!边@段文字采用的是什么描寫方法?(2分)
(一)閱讀蘇軾《前赤壁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題。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日:“掛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關(guān)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依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24.在這段文字中,作者的感情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這種變化因何而起?(4分)
25.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來描寫簫聲的?(4分)
26.“余音裊裊,不絕如縷”采用的是什么修辭手法?(2分)
(三)閱讀《戰(zhàn)國策?趙威后問齊使》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題。
齊王使①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fā),威后問使者日:“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日:“臣奉使使②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日:“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27.解釋文中帶點字。(4分)
使①: 發(fā):
使②: 本:
28.趙威后兩次對話的語氣有何不同?在王與民關(guān)系的問題上,她與齊使的觀點有什么區(qū)別?(4分)
29.“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這是采用了哪種推理方式?(2分)
三、現(xiàn)代文閱讀:30—38小題,共30分。
(一)閱讀契訶夫《苦惱》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題。
他穿上大衣,走進馬棚,他的馬在那兒站著。他想到燕麥,想到干草,想到天氣……他孤單單一個人的時候,不敢想兒子……對別人談一談兒子倒還可以,至于想他,描出他的模樣,那是會可怕得叫人受不了的……
“你在嚼草嗎?”姚納問他的馬??匆娝辆ЬУ难劬?,“好的,嚼吧,嚼吧……我們掙的錢既然不夠吃燕麥,那就吃干草吧……對了……我呢,歲數(shù)大了,趕車不行啦……應當由我兒子來趕車才對,不該由我來趕了……他可是個地道的馬車夫……要是他活著才好……
姚納沉默一忽兒,接著說:
“是這么回事,小母馬……庫司瑪?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說了再會……他一下子就無緣無故死了……哪,打個比方,你生了個小崽子,你就是那小崽子的親媽了……突然間,比方說,那小崽子跟你告別,死了……你不是要傷心嗎?……”
小母馬嚼著干草,聽著,聞聞主人的手……
姚納講得有了勁,就把心里的話統(tǒng)統(tǒng)講給它聽了……
30.車夫姚納為何要向小母馬訴說內(nèi)心的苦惱?這反映出當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4分)
31.“小母馬嚼著干草,聽著,聞聞主人的手”,從全文來看,這幾句話說明了什么問題?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32.作者對車夫姚納傾注了怎樣的感情?(2分)
(二)閱讀郭沫若《爐中煤》一詩,然后回答33—35小題。
爐中煤
——眷念祖國的情緒
啊,我年青的女郎!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負你的殷勤, 我想我的前身
你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 原本是有用的棟梁,我為我心愛的人兒我活埋在地底多年,燃到了這般模樣! 到今朝總得重見天光。啊,我年青的女郎!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該知道了我的前身? 我自從重見天光,你該不嫌我黑奴鹵莽?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鄉(xiāng)要我這黑奴的胸中,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才有火一樣的心腸。 燃到了這般模樣!33.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詩人借“爐中煤”來抒情,這是什么表現(xiàn)手法?(4分)
34.請說明“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總得重見天光”兩句詩的雙重寓意。(4分)
35.這首詩除了比喻和擬人之處,還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分)(三)閱讀端木蕻良《黎明的眼睛》一文,然后回答36—38小題。三月清晨,把窗子推開,片陽光便飛到人們的全身。對著陽光帶進來的新鮮空
氣,任誰都要深吸一口,說:春天來了!就這樣,春天從窗口走近了我們。但是,可不要忘記,不是從有房子那天起,我們就有窗子。
我們的兄弟,愛斯基摩人用冰塊建筑的房子,像個白玉的鐘罩一般,是沒有什么窗子的。過去的鄂倫春兄弟們住的“神仙柱”,因為沒有屋頂,在屋里,到晚上可以看到頭上的月亮和星光,也就無須開窗子了。
早的人類山頂洞人走下山來,不知住過多少代,才懂得造個窩兒的時候,他們也只會模仿巖洞,把地挖個半截坑,上面再搭上個棚。至于窗子,就談不上了。
房墻上開窗子是后來的事。隨著窗子的開鑿和擴大,人類文明的曙光也隨著擴大。窗子,自從它出現(xiàn)的那天起,它就成為陽光的眼睛,空氣的港口,成了自然和社會的紐帶。
隨著時間流逝,樓層的加多,窗子也越來越多了。看到高層的建筑,就會驚嘆窗子是房屋鮮明的象征。沒有窗子的房子,幾乎也就沒法把它喚作屋子了。
有誰未曾享受過開窗的喜悅呢?打開窗子,突然見到青山闖了進來,打開窗子,看到柳色的清新,小燕的飛來……。
窗子開了,用不著打招呼,新的空氣就會猛撲進來。
當然,隨之而來的,也有風沙飛入屋中。還有眼睛看不到的微塵,還有難發(fā)覺的細菌,有的是出面拜訪,有的是偷偷是混了進來……。
從古到今,多少詩人贊美過窗子,多少歌手歌唱過窗子,多少情人的眼睛凝望過窗子……。
窗子的變化,是值得人們考察一番的。小小的窗子,幾乎可以說,是文明的眼睛。在今后的日子里,窗子的變化會更加多種多樣。
窗子的玻璃會隨著時鐘,自動調(diào)和射進室內(nèi)的光線,窗子會隨著明暗變換顏色。窗框上裝有循環(huán)水,它可以為居室的主人帶走很多他發(fā)覺不到的天敵,又可以送進來他需要而又不易得到的芳香和養(yǎng)分……。
有的窗子不需開合.便能做到通風透光。它還可以把你不愿聽到的聲音關(guān)到外邊,但是悅耳的琴聲,它是不會阻攔的……。
打開窗子吧!現(xiàn)在開窗子就不光是為了迎進陽光、空氣,或者遠眺青山的青、新柳的綠、燕子飛來的掠影.……而是迎接一個新的世紀!
36.作者為什么把“窗子”比作“黎明的眼睛”?除此之外,文中還運用了哪些關(guān)于“窗子”的比喻?(4分)
37.這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線索是什么?請具體說明這條線索在文中如何體現(xiàn)的?(4分)38.這篇文章是如何將知識性與抒情性結(jié)合在一起的?(2分)
四、作文:50分。
39.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斗轉(zhuǎn)星移。歲月如流,生活每天都在發(fā)生著變化。鄉(xiāng)村在變,城市在變,人的觀念也在變。在這時代的變遷中,人們驚喜著,感嘆著,深思著……
請以“感悟變遷”為題,寫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2011年成人高等學校專升本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學語文試題答案及評分參考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B 2.D 3.A 4.C 5.D6.B 7.D 8.C 9.D 10.C
1 1.C 12.B 13.A 14.C 15.B16.A 17.B 18.C 19.A 20.D
二、文言文閱讀:共30分。(考生的回答與此答案接近也可酌情給分)
21.干謁者:奴顏婢膝;權(quán)者:貪婪虛偽;門者:狐假虎威;聞?wù)撸黑呇赘絼荨?4分)
22.一是進門難;二是拜見難;三是送禮難。(答對一點2分,答對兩點3分,全對4分)
23.細節(jié)描寫(或“行動描寫”)。(2分)
24.由樂轉(zhuǎn)悲。(2分)簫聲。(2分)
25.一是直接描述簫聲的哀怨情調(diào);二是寫簫聲細長悠遠的任余音;三是寫簫聲的感人效果。(答對一點2分,答對兩點3分,全對4分)
26.通感(答“比喻”也算對)。(2分)
27.使①:派遣。發(fā):開啟。使②:出使。本:根。(4分)
28.次是關(guān)切地詢問,第二次是駁斥性的反問。(2分)
齊使認為:民賤王貴;趙威后則認為:民本王末。(2分)
29.連鎖推理。(2分)
三、現(xiàn)代文閱讀:共30分。(考生的回答與此答案接近也可酌情給分)
30.因為他幾次找人訴說喪子之痛而碰了壁,心中的苦惱不斷積壓令他難以忍受,后只得以自言自語的方式向小母馬訴說。(2分)反映了當時社會人際關(guān)系的冷漠自私和底層人民孤苦的處境。(2分)
31.小母馬是通人性的,它默默地傾聽主人的訴說,并給主人以安慰。(2分)馬的有情與人的無情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有力地深化了主題。(2分)32.同情。(2分)
33.表現(xiàn)了詩人對祖國的無比熱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答“眷念祖國的情緒,,也對)。(2分)托物言志。(2分)
34.一是指自己的報國熱情埋藏在心底多年,只有在“五四”以后,它才能像煤“重見天光”一樣,得以噴發(fā)。(2分)
二是將“煤”引申為中華民族的象征,被封建主義束縛了幾千年的中華民族,直到“五四”以后,才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2分)
35.反復(答“呼告”也對)。(2分)
36.因為“窗子”能反映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隨著窗子的開鑿和擴大,人類文明的曙光也隨著擴大?!?2分)
“陽光的眼睛”、“空氣的港口”、“自然和社會的紐帶”、“文明的眼睛”。(答對兩點1分,全對2分)
37.以窗子的發(fā)展變化過程為線索(或“以時間為線索”)。(2分)
先寫人類過去不懂得開窗,再寫窗子成了現(xiàn)代房屋的象征,又寫今后窗子將具有多種多樣的功能。(2分)
38.本文介紹窗子發(fā)展的歷史,具有知識性;賦予窗子以某種比喻象征意義,則使文章具有了抒情性。(2分)
四、作文參考答案略。
2011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真題及答案 | |
政治 | 2011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試題及答案(完整版) |
語文 | 2011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試題及答案(完整版) |
英語 | 2011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英語試題及答案(完整版) |
高數(shù)二 | 2011成人高考專升本《高數(shù)二》試題及答案(完整版) |
2011成人高考專升本《高數(shù)二》答案(網(wǎng)友版) | |
高數(shù)一 | 2011成人高考專升本《高數(shù)一》試題及答案 |
日語 | 2011成人高考專升本《日語》試題及答案(完整版) |
民法 | 2011成人高考專升本《民法》試題及答案(完整版) |
教育理論 | 2011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試題及答案(完整版) |
生態(tài)學基礎(chǔ) | 2011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tài)學基礎(chǔ)》試題及答案(完整版) |
俄語 | 2011成人高考專升本《俄語》試題及答案 (完整版) |
醫(yī)學綜合 | 2011成人高考專升本《醫(yī)學綜合》試題及答案(完整版) |
藝術(shù)概論 | 2011年成考專升本藝術(shù)概論試題及答案(完整版) |
相關(guān)推薦
?γ??????? | ??? | ???/???? | ??????? | ???? |
---|---|---|---|---|
????(?????)?????? | ????? | ??150 / ??150 | ???? | |
???(?????)?????? | Monica | ??150 / ??150 | ???? | |
???(??)?????? | ???? | ??150 / ??150 | ???? | |
???(??)?????? | ????? | ??150 / ??150 | ???? | |
???????(?????)?????? | ?????? | ??150 / ??150 | ???? | |
???(?????)?????? | Monica | ??150 / ??150 | ???? | |
??????(?)(?????)?????? | ???? | ??150 / ??150 | ???? | |
??????(??)(?????)?????? | ????? | ??150 / ??15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