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現(xiàn)代文閱讀:30~38小題,共30分。
(一)閱讀錢鐘書《論快樂》中的一段,然后回答30~32小題。
穆勒曾把“痛苦的蘇格拉底”和“快樂的豬”比較。假如豬真知道快活,那么豬和蘇格拉底也相去無幾了。豬是否能快樂得像人,我們不知道;但是人會容易滿足得像豬,我們是??匆姷摹0芽鞓贩秩怏w的和精神的兩種,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的,盡管快樂的原因是肉體上的物質(zhì)刺激。小孩子初生下來,吃飽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雖然他身體感覺舒服。緣故是小孩子時的精神和肉體還沒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狀態(tài)。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為澡洗得干凈,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輕松的靈魂可以專注肉體的感覺,來欣賞,來審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將離別時的筵席,隨它怎樣烹調(diào)得好,吃來只是土氣息、泥滋味。那時刻的靈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見陽光,撕去皮的傷口怕接觸空氣,雖然空氣和陽光都是好東西??鞓窌r的你,一定心無愧怍。假如你犯罪而真覺快樂,你那時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養(yǎng)的人同樣心安理得。有最潔白的良心,跟全沒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
30.所用修辭方法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案:比喻修辭法起到了化深奧為簡明、化抽象為具體、使哲理的闡釋形象生動的作用。
31.從上面一段文字看來,作者所論證的人生哲理是什么?(4分)
答案:快樂由精神決定。
32.這段文字采用的主要修辭方法是什么?(2分)
答案:主要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
(二)閱讀作品片段,回.答下列33~35小題。
江南,秋當(dāng)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fēng);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渾渾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tài),在領(lǐng)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式的。
33.這段文字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2分)
答案:排比、比喻。
34.概述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4分)
答案:南國的和風(fēng)細(xì)雨和柔和淡雅并不鮮明地突出秋天的悲涼過程。南國之秋色淡、味淺。
35.從這段文字看,作者對南方的秋天有什么樣的看法?(4分)
答案:南國秋天的特點是清涼、平淡的,讓人無法領(lǐng)略秋之意境。
(三)閱讀《日出》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36~38小題:黃省三 經(jīng)理!
潘月亭 石清,這是誰?他是干什么的?黃省三經(jīng)理,我姓黃,我是大豐的書記。李石清他是這次被栽的書記。
潘月亭 你怎么跑到這里來。(對李)誰叫他進(jìn)來的?李石清 不知道他怎么找過來的。
黃省三 (走到潘面前,哀痛地)經(jīng)理,您行行好,您裁人也不能裁我,我有三個小孩子,
我不能沒有事。經(jīng)理,我給您跪下,您得叫我活下去。
潘月亭 豈有此理!這個家伙,怎么能跑到這兒來找我求事。(厲聲)滾開!黃省三可是,經(jīng)理——
李石清起來!起來!走!走!走!(把他一推,倒在地上)你要再這樣麻煩,我就叫人
把你打出去。(黃望望李,又望望潘。)潘月亭滾,滾,快滾!真豈有此理!
36.本片段里出場的人物是誰?他們各自的身份是什么?
答案:黃省三:大豐銀行的小職員。李石清:銀行家潘月亭的秘書。潘月亭:大豐銀行的經(jīng)理,大資本家。
37.從這一片段中可以看出潘月亭是一個什么樣的人?(4分)
答案:潘月亭毫無人性、鐵石心腸、兇殘狠毒。
38.這段文字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來突出不同人物的特點?(2分)
答案:語言、動作。
四、作文:50分。
39.題目:業(yè)精于勤
要求:A.必須寫成議論文;
B.不少于800字;
C.字跡工整,卷面整潔。
答案:略。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