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答試卷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考試中,拿到試卷后,不要忙于立刻開始答題。建議首先填好考生信息,然后把試卷快速瀏覽一遍,對于題型和題量做到心中有數(shù),合理分配時間。對于不同的題型,應注意采取相應的對策。
1.關于選擇題
選擇題有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單項選擇題的答案是唯一的,而多項選擇題的答案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答好選擇題,首先要掌握相應的知識;其次,掌握一些答題技巧,將有助于你選擇正確答案。
(1)要注意按題目要求答題,在閱卷中發(fā)現(xiàn),有不少考生沒有看清題目的要求就急于答題。比如單項選擇題要求選擇一個答案,除正確答案之外,備選項中的其他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確性”,因此,要注意區(qū)分。
例如2009年考試中的單項選擇題第14題: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無效合同的是(?。?。
A.違反國家限制經營規(guī)定而訂立的合同
B.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C.顯失公平的合同
D.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點是點是合同的效力。本題四個選項都造成合同有“瑕疵”,但只有“顯失公平”的合同僅涉及雙方當事人,屬于可撤銷合同。
再例如2008年考試中的單項選擇題第25題:甲、乙兩公司與鄭某、張某欲共同設立一有限公司,并在擬訂公司章程時約定了各自的出資方式。下列有關各股東的部分出資方式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規(guī)定的是( )。
A.甲公司以其獲得的某知名品牌特許經營權評估作價20萬元出資
B.乙公司以其企業(yè)商譽評估作價30萬元出資
C.鄭某以其享有的某項專利權評估作價40萬元出資
D.張某以其設定了抵押權的某房產作價50萬元出資
【答案】C
【解析】本題前三個選項都是“無形資產”,但是專利權是可以作為出資的。根據(jù)規(guī)定,股東不得以勞務、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或者設定擔保的財產等作價出資。
(2)注意是否反方向提問。選擇題多數(shù)是從正面提問,但有時也從反方向提問,審題時應注意是否有“不”之類否定意義的字詞,一字之差答案全變了。2009年考題的選擇題中,以“不屬于”、“不正確”、“不符合”等方式提問的有11道題。
例如2009年考試中的單項選擇題第24題:甲、乙、丙、丁四人擬共同出資設立一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為100萬元。其草擬的公司章程記載的下列事項中,不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規(guī)定的是(?。?。
A.公司由甲同時擔任經理和法定代表人
B.公司不設監(jiān)事會,由乙擔任監(jiān)事
C.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shù)同意
D.甲乙丙丁首次出資額各為5萬元,其余部分出資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內繳足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點是點是公司設立出資。有限責任公司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于注冊資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其余部分由股東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5年內繳足。本題中,選項D的首次出資額正確,但是總的出資期限不符合規(guī)定。
再例如2008年考試中的多項選擇題第32題:甲與乙簽訂了一份買賣合同,約定甲將其收藏的一幅名畫以20萬元賣給乙。其后,甲將其對乙的20萬元債權轉讓給丙并通知了乙。甲將名畫依約交付給乙前,該畫因不可抗力滅失。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下列判斷中,不正確的有( )。
A.乙對甲主張解除合同,并拒絕丙的給付請求
B.乙對甲主張解除合同,但不得拒絕丙的給付請求
C.乙不得對甲主張解除合同,但可以拒絕丙的給付請求
D.乙不得對甲主張解除合同,但不得拒絕丙的給付請求
【答案】BCD
(3)對于實在不知道確切答案或純考查記憶的題目,也不要輕易放棄,猜測一下,如果運氣好,也可能得分。
2.關于判斷題
(1)判斷題多以一個扼要的句子出現(xiàn),有時可能是法規(guī)的一段原文,要求判斷句子表達的意思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法律或法理,答案只能是對或錯,不會有也對也不對,一半對一半錯的題目。有的對或錯的意思較明顯,有的則似是而非,即使是對的,有時也是以曲折、含混的形式出現(xiàn),有時甚至是一個小案例。
例如2009年考試中的判斷題第64題:個體戶鄭某向林某借款10萬元,以自有的生產機器一臺抵押于林某,且辦理了抵押登記,其后,鄭某因違規(guī)操作致使該機器破壞,送至甲修理廠修理,后因鄭某無力向林載償還借款和向甲修理廠支付修理費而發(fā)生糾紛,由于抵押權辦理了登記且先于甲修理廠的留置權成立。所以,林某認為,抵押權應優(yōu)先于留置權受償,林某的觀點是正確的。(?。?BR>【答案】×
再例如2008年考試中的判斷題第63題:2007年5月1日,甲到某商場購買一臺價值為20000元的冰箱,雙方約定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5月1日由甲先支付6000元并提貨,6月1日再付6000元,其余8000元在7月10前付清。6月1日,甲未按期支付6000元價款。此時,該商場有權要求解除合同,并可以要求甲支付使用費。(?。?BR>【答案】√
判斷本題需要付出的“工作量”不亞于一道簡答題。
(2)判斷題的類型有許多種,有的直截了當?shù)仃愂隽耸聦?,考生的任務是確定事實的對或錯。有的包含了事實與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考生必須判斷這些事實和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對還是錯。判斷某道命題正確時,它必須始終都是正確的。
例如2008年考試中的判斷題第68題:甲、乙等6人設立了一普通合伙企業(yè),并委托甲和乙執(zhí)行合伙企業(yè)事務,甲對乙執(zhí)行的事務提出異議,其他合伙人對如何解決此問題也產生了爭議,由于合伙協(xié)議未約定爭議解決的表決辦法,合伙人實行了一人一票的表決辦法,后經全體合伙人過半數(shù)表決通過了同意甲意見的決定。上述解決爭議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BR>【答案】×
【解析】本題中所敘述的解決爭議的過程是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但是題目給出的結論“上述解決爭議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是錯誤的,所以本題的答案是“錯”。
(3)另外注意,判斷題的判分方式不同于選擇題。根據(jù)考試要求,判斷題每小題判斷結果正確的得1分,判斷結果錯誤的扣0.5分,不判斷的不得分也不扣分。因此如果把握不大時應選擇放棄該題,不要盲目做答。
3.關于計算題
首先詳細閱讀試題。對于計算分析題,建議閱讀兩遍,以準確理解題意,不至于忙中出錯。考題的要求一般是“凡要求計算的項目,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xiàn)小數(shù)的,均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小數(shù)”。
有些考生,把不要求計算的也寫在答卷上,以為這樣能顯示自己的知識,寄希望老師能給高分。而事實上恰恰相反,大多數(shù)閱卷老師不喜歡這類“畫蛇添足”,“自作多情”的考生。還要注意解題步驟,計算分析題判卷時,多數(shù)題是按步驟給分的。最后注意看清答案要求的單位是什么,比如是元還是萬元不要搞錯。
4.關于簡答題
簡答題最重要的是看清題目要求,問什么答什么,答出要點即可得分。題中沒有要求說明理由的,可以不答理由。
從近幾年的考試情況來看,簡答題與綜合題相比只是案情稍微簡單些,答題要求一般是“簡要說明理由”,但是具體“簡要”到什么程度如果不好把握,可以參照綜合題的答題要求。
5.關于綜合題
綜合題以較復雜的案情、較長的內容為特點,要求回答的問題難度大、綜合性強。尤其是近年的考試出現(xiàn)跨章節(jié)的綜合案例,難度和復雜程度有些增加。
對于綜合題的解答,注意以下幾點:
(1)認真閱讀案例,熟悉案情,看是一個什么樣的案件,糾紛是什么,當事人有哪些,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提出的問題是什么;也可以反過來進行,即先看清問題再帶著問題回頭去讀案情。方法因人而異,在復習過程中應明確自己適合什么樣的方法。閱讀過程中,對一些重要的文字、句子、當事人之間的關系,可以用簡單的關系圖標出來。
(2)針對案情和案例提出來的問題,運用已知的條件和自己掌握的相關法律知識,分析問題,得出答案。要在頭腦中盡快調動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識和法規(guī)規(guī)定,準確地與試題中提出的問題對號入座。
綜合題的提問一般有以下方式:
①標準提問。綜合題提問的標準格式是:“……?說明理由。(或為什么?)”,這樣的提問占90%以上,答題的標準格式是:“……。根據(jù)《××法》規(guī)定,……”。2009年綜合題的5個問題都是標準提問。
此處注意:“根據(jù)《××法》規(guī)定”可以簡寫為“根據(jù)《××法》”或“根據(jù)規(guī)定”,都是可以的,不影響得分。
②單純提問。例如,2005年考試中的綜合題問題(1):“甲公司向乙賓館發(fā)出的電報是要約還是要約邀請?”,對此只回答“甲公司向乙賓館發(fā)出的電報是要約”即可,沒有要求說明理由可以不寫。
③統(tǒng)一提問。這樣的提問方式是:“按上述各點之順序,分別指出……,并說明理由?!?。例如,2006年考試中的綜合題問題(1):指出甲、乙簽訂的借款合同中有哪些內容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說明理由。
回答這樣的問題,應當按照案情敘述順序一一作答,例如: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①、②、③……。
另外,說明理由時,如果有兩個以上的理由,也應順序寫清。例如,2009年考試中的綜合題問題(5)答案:丙沒有資格提起第2個訴訟?!绢}中,丙沒有資格提起第2個訴訟主要有兩個原因:①丙作為股東持有股份的時間未超過180日?!诒麤]有先通過監(jiān)事會提起訴訟?!?BR>④要求敘述。這樣的提問方式一般包含“試述”和“如何”等字樣。例如,2006年考試中的綜合題問題(2):“丙承擔的保證責任范圍應是什么?”,對此應將有關規(guī)定敘述清楚。
(3)評分標準是答出要點即可得分。答題與標準答案不一致,文意正確的也可以得分,例如:“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和“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都可以。回答的問題應直截了當,不必過多展開說明,切忌畫蛇添足。
(4)如果確實不會,也不要完全放棄。綜合題是按點給分的,如果說不出理由,僅憑猜測對問題判斷正確,也可以得分。
(5)在答卷紙上回答問題,要注意簡潔、直接、準確、避免錯別字。應當先回答結果或處理方案,后根據(jù)題目要求展開理由或說明根據(jù)。需要計算的,要注意題目是否要求把計算過程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