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無心、肝、腎、消化道、神經系統(tǒng)疾病以及代謝異常等病史,并進行健康體檢(如檢查心電圖、血壓、心率、肝功能、肺功能和血象等),應無異常;無藥物過敏史,無體位性低血壓史。兩周前至實驗期間不服用其他任何藥物,實驗期間禁煙、酒及含咖啡因的飲料。試驗單位應與志愿受試者簽訂知情同意書。
2.參比制劑與受試制劑參比制劑: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必須有參比制劑作對照。參比制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應該合格,參比制劑選擇的原則如下:進行絕對生物利用度研究時選用上市的靜脈注射劑為參比制劑。進行相對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研究時,應選擇國內外同類上市主導產品作為參比制劑。
受試制劑:受試制劑應為符合臨床應用質量標準的放大試驗產品,提供體外溶出度、穩(wěn)定性、含量或效價等數據。個別藥物尚需提供多晶型及光學異構體資料。
3.試驗設計:對于兩個制劑,即一個為受試制劑,另一個為參比制劑。通常采用雙周期兩考試,大網站制劑交叉試驗設計,以抵消實驗周期和個體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即將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一組先服用受試制劑,后服用參比制劑;另一組先服用參比制劑,后服用受試制劑。兩個試驗周期之間為洗凈期,洗凈期通常為1周或2周。
對于3個制劑,即兩個受試制劑和一個參比制劑,此時宜采用3制劑、3周期的二重3×3拉丁方式試驗設計。同樣每個周期之間的洗凈期通常為1周或2周。
取樣點對實驗結果的可靠性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服藥前取空白血樣。一個完整的血藥濃度-時間曲線應包括吸收相、分布相和消除相。一般在血藥濃度-時間曲線峰前部至少取4個點,峰后部取6個或6個以上的點,峰時間附近應有足夠的取樣點,總采樣點不少于11個點。取樣持續(xù)到3~5個半衰期或血藥濃度為Cmax的1/10~1/20.血樣(血漿、血清或全血)應立即冷凍備測。
4.服藥劑量:進行生物利用度與生物等效性研究時,藥物劑量一般應與臨床用藥劑量一致。受試制劑和參比制劑最好應用等劑量。如需使用不相等劑量時,應說明原因,計算生物利用度時應以劑量校正。
5.研究過程:受試者禁食過夜(10小時以上),于次日早晨空腹服用受試制劑或參比制劑,用250ml溫開水送服。服藥后2小時后方可飲水,4小時后進統(tǒng)一標準餐。受試者于服藥后,按要求在不同時間取靜脈血。根據需要取血樣(全血、血漿或血清),并冷凍貯存,備測。受試者服藥后避免劇烈活動。取血樣在臨床監(jiān)護室中進行。如受試者有不良反應時應有應急措施,必要時應停止試驗。
6.藥物動力學分析:將所得的各受試者不同時間樣品的血藥濃度數據及考試,大網站平均值與標準差列表并作圖,然后分別對各受試者進行有關藥物動力學參數求算,并求出參數的平均值和標準差。
主要的藥物動力學參數為消除半衰期(t1/2)、峰濃度(Cmax)、峰時間(tmax)和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Cmax、tmax用實測值表示,不得內推。AUC0→t(零到t時間的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用梯形法計算,tn是最后一次可測濃度的取樣時間。AUC0→∞(零到無限大時間的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按下式計算,AUC0→∞=AUC0→tn + Ctn/λZ.Ctn是最后一點的血藥濃度,λZ是末端消除速度常數。t1/2可按t1/2=0.693/λZ求出。λZ可用對數血藥濃度-時間曲線線末端直線部分的斜率求得。
零時間至最終采血點的AUC0→tn要求(AUC0→tn/AUC0→∞)×100%>80%。
7.生物利用度計算(1)單次給藥:生物利用度F應用各個受試者的AUC0→tn和AUC0→∞分別計算,并求其均值與標準差。受試制劑(T)和參比制劑(R)劑量相同時:
代謝產物數據:對于一些前體藥物,由于藥物在體內代謝極快,無法測定血中原型藥物,此時可采用相應的活性代謝物進行生物利用度研究。
結果判斷以AUC0→tn為主,參考AUC0→∞。
?。?)多次給藥:在下列情況下,可考慮多次給藥達穩(wěn)態(tài)后,用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估算生物利用度:
?、偎幬镂粘潭认嗖畈淮?,但吸收速度有較大差異;
?、谏锢枚葌€體差異大;
?、劬忈?、控釋制劑;
?、墚攩未谓o藥后原藥或代謝產物濃度很低,不能用相應的分析方法精密測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