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名】蔥白
【英文名】congbi
【別名】大蔥大蔥白鮮蔥白蔥白頭
【拉丁文名】BulbusAlliiFistulosi
【科屬】百合科
【來源】本品為百合科蔥屬植物蔥AlliumfistulosumL.,以鱗莖或全草入藥。全草四季可采,洗凈鮮用;蔥白(鱗莖)用時需剝去外膜,去須根及葉。
【植物形態(tài)】蔥,多年生草本,高可達50cm.通常簇生、全體具辛臭,折斷后有辛味之考試,大收集整理粘液。須根叢生,白色。鱗莖圓柱形,先端稍肥大,鱗葉成層,白色,上具白色縱紋。葉基生,圓柱形,中空,長約45cm,徑1.5-2cm,先端尖,綠色,具縱紋;葉鞘淺綠色?;ㄇo自葉叢抽出,通常單一,中央部膨大,中空,綠色,亦有縱紋;傘形花序圓球狀;總苞膜質,卵形或卯狀披針形;花被6,披針形,白色,外輪3枚較短小,內輪3枚較長大,花被片中央有一條縱脈;雄蕊6,花絲伸出,花藥黃色,丁字著生;子房3室。蒴果三棱形。種子黑色,三角狀半圓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性味歸經】辛,溫。
【功能主治】發(fā)汗解表,通陽,利尿。用于感冒頭痛,鼻塞;外用治小便不利,癰癤腫毒。
【用法用量】0.3~1兩;外用適量,搗爛敷臍部或患處。
【用藥禁忌】表虛多汗者忌服。
1.《千金·食治》:食生蔥即啖蜜,變作下利。
2.《食療本草》:上沖人,五臟閉絕。虛人患氣者,多食發(fā)氣。
3.《履巉巖本草》:久食令人多忘,尤發(fā)痼疾。狐臭人不可食。
4.《綱目》:服地黃、常山入,忌食蔥。
5.《本草經疏》:病人表虛易汗者勿食,病已得汗勿再進。
【備注】
?。?)蔥白發(fā)散風寒,有發(fā)汗解表的作用,但發(fā)汗作用較弱,故主要用于考試,大收集整理感冒輕癥,或配合其它解表藥作為輔助藥,以助發(fā)汗。臨床上常和豆豉、生姜配伍同用。蔥白辛溫,能通陽氣而散陰寒,配合干姜、附子等同用,適用于陰寒里盛、陽氣不振的下利、脈微等癥。蔥白又可治膀胱氣化失司引起的小便不利,以及寒凝腹痛等癥,均可炒熟外熨臍腹。
?。?)細香蔥(香蔥、火蔥、四季蔥)AlliumascalonicumL.,以全草入藥。功效同上種。
?。?)蔥紫能補腎明目,主治腎虛,陽痿,遺精。研末服,每次1錢,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