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本品為毛莨科植物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
「炮制方法」
一、凈制 迅速洗凈(《藥典85》)。
二、切制 迅速洗凈,潤后切薄片,曬干(《藥典85》)。
三、炮炙
1.制炭 取牡丹皮片,置鍋內(nèi)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黃,邊緣帶黑色,但須存性,噴淋清水,取出,曬干即得(《藥典63》)。
2.炒制
?。?)炒黃 取凈牡丹皮置鍋內(nèi),用文火微炒,取出放涼(《四川》)。
?。?)炒焦 取牡丹皮放約120度熱鍋內(nèi),炒至微焦(《集成》)。
3.酒制 取牡丹皮片與黃酒拌勻,燜潤至酒盡時(shí),置鍋內(nèi)用文考試,大收集整理火微炒,取出放涼。每牡丹皮片500g,用黃酒60g(《河南》)。
4.鱉血制 將丹皮放盆內(nèi),將鮮鱉血注入,攪拌均勻,使藥片顏色通紅,取出晾干即可(《集成》)。
「現(xiàn)代研究」
丹木和丹皮的組織化學(xué)表明,丹木中含有效成分牡丹酚。芍藥甙和氧化芍藥甙,與丹皮的有效成分相似,并指出細(xì)報(bào)的牡丹酚和單萜甙含量均較粗根為高。丹皮和全根在相同條件下進(jìn)行提取,總提取物收率分別為41%和38%,兩者近似。丹木僅占全根重量的10%。丹木與丹皮的藥理活性(血小板凝集抑制、抑制纖維蛋白溶酶原活性和抗纖維蛋白溶酶作用)比較也基本相同。因此建議今后加工牡丹根時(shí),不再抽芯,而以全根入藥(顧關(guān)云:中成藥研究,(8):16,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