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4年,終于我勝利了。我對所有人說:請允許我高調一次,請允許我痛快的高興一次。其實不是因為想到考出后自己的將來,我只為這次勝利。從我的生命中有考試開始計算,我不是最好的,但是都是順利的通過了,除了注冊會計師。注冊會計師是我的考試生涯中第一個坎,現(xiàn)在我邁過了,所以我的反應失常了。
不多說了,介紹我的笨方法吧,雖然我過的也不容易,但是我覺得有些方法還算比較好,尤其是我引以為傲的會計和財務管理(即使考了5次),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OK Let""s begin !
先說時間的安排吧:我覺得自己最開始的時間安排的很不合理,每次都是全部報考,結果后來時間不夠幾次考到50幾分,結果拖了4年。所以最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報考,兩門或者三門能比較安排的開,所以大家可以考慮一下。復習的時候也要合理安排時間,我最后一次考兩門,我這么安排的:白天如果單位沒事,上午審計,下午財務管理,第二天順序調換,以此類推。晚上的時候:審計兩小時,財務管理兩小時。這個安排我是從8月份開始每天執(zhí)行,如果因為其他的事情耽誤了,晚上就少睡一會。下面分科介紹吧:
首先說會計:我曾經在中級的交流區(qū)里說過我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很笨,就是在復習的時候準備個筆記本,看到每一章的時候要這樣總結本章涉及的分錄:1、什么情況下;2、具體分錄;3、金額怎么確定;
例如:從銀行提取現(xiàn)金:
借:現(xiàn)金 提取金額
貸:銀行存款 提取金額
這種方法尤其對后面幾個大的章節(jié)很有用的,總結好了,就背下來,做題的時候套上去,也可以邊做題邊總結的。不知道大家懂我的意思沒?
其次財務管理,雖然我考了5次,但是最后一次考試總結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開始的時候不是我不會只不過沒看透,每次考試都覺得題很簡單,每次都在想如果公式我背會了就過了,但只有最后一次才透了。首先無論你考了幾年,無論你每次考多少分,只要需要參加考試,拿到新書后從頭到尾仔細的讀一遍,不要放過每個細節(jié);然后又是總結了,先總結章節(jié)出現(xiàn)的公式,要做到不看書把公式全部默寫下來,再總結每一章在歷年考試中和做題中都出過什么題型,遇到的都記下來,然后做到會為止,還有書上的例題(尤其10章和成本的幾章),找出歷年考題,你會發(fā)現(xiàn)好多題和書上的例題都是一摸一樣的就是換了個數(shù),比如有一年的標準成本綜合題和04年的幾個企業(yè)價值計算的題,所以對書上的例題要做到連續(xù)兩遍自己可以一眼不看書就做出來;做題的時候要注意的是(是在一個帖子中看到然后自己才注意到的),做題沒做出看了答案覺得自己就會了,其實真會了嗎?我一共買了兩本聯(lián)系冊,都做了至少兩遍,有些重要的大題做到不用看答案就會為止。
還有一個就是財務管理是有點規(guī)律的,大概是3年一輪回,老師講課時說的重點章節(jié),一定要會,在考試的時候極大可能出題,但是題型就不一定了。
還有剩下的三科,稅法我想說,如果你會因為一個小問而影響做題的心情,那么平時的時候小稅種一定要背,因為我第一次考就因為大題中幾個小稅種弄的心情很不好,結果50幾分。剩下兩個我就更沒什么經驗了,我只能說:書一定看熟,該背就背,做題。
只有這么多了,還想提醒大家,書是一定要看熟的。上面的方法多數(shù)對付大題的,多看書小題才能好應付,看到書變黑希望就大了,呵呵。還有考友問我參加輔導班的情況,最初考試的時候是參加過的,去年的時候在網上聽的課(我不是做廣告的),呵呵,這樣自己可以安排時間。還有經常在論壇里交流也很有好處的,人多力量大,我有很多疑難雜癥都在這里解決的。
還有就是教材的問題,可能我自己太笨了,我很少發(fā)現(xiàn)書上的錯誤,但是根據(jù)這個問題我建議你經常關注一下相關網站上是不是有更正,還有多和考友交流一下,會了解很多考試信息的,其實如果只是應付考試的話,我覺得如果教材有錯的話,考試老師也會考慮不出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