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班,強化班,串講班的課都聽了
筆記一定要自已總結,自習總結出來的東西才能印象深刻,其實我不是很贊成拿別人的筆記去復習,一定要自已作筆記,作筆記的過程是自已對教材的知識點不段地提煉的過程。
審計的邏輯記很強,學審計時我們可以把自已定位在編制審計準則的專家,這樣去理解審計的原理!
我舉個例子,在學審計時我們怎樣去理解書中的話關于我是怎樣記住:實施以下必要審計程序以確定關聯(lián)方交易是否已做適當記錄:
1、詢部管理當局,了解關聯(lián)方交易的目的及定價政策。
2、檢查有關發(fā)票、協(xié)議、合同及其他文件。
3、確定有關交易是否以獲股東大會、董事會或相關機構及管理人員批準。
4、核對關聯(lián)方之間同一時點的賬戶余額,必要時與審計關聯(lián)方的注冊會計師溝通,核實關聯(lián)方之間某些特殊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關聯(lián)交易。
5、檢查有關抵押、質押品的價值及或轉讓性。
6、結合往來款項、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各期間費用的審計檢查是否存在被審計單位為關聯(lián)方代墊費用、將資金直接或間接地提供給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lián)方使用的情況。
怎樣記住上面的程序:
做分錄:借:應收賬款
貸:收入
稅金
看到“收入”想第一條:交易的目的及定價;還可以想到第二條:收入確認前是要簽合同、協(xié)議的,收入確認后要給客戶開發(fā)票的。
票,而且這項交易是要經(jīng)有關部門批準的,這樣你就想起第三條從“應收賬款”你應該可以想到關聯(lián)方之間要對賬,這樣就想起第四條。
第五條和第六條分別講的是上市公司存在的特殊現(xiàn)象:抵押、質押和代墊費用。第五條也就是會計報表中,如果以固定資產、存貨等抵押,質押時應注意的事,第六條是講負債類科目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和損益類科目——各項期間費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這六條其實是把會計報表和損益表中涉及關聯(lián)方交易的記錄應注意的問題的總結。我說的哆嗦點,主要的意思就是我們要理解好書上的每一條,要想明白其中的來龍去脈,這樣審計學起來就不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