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文閱讀:21~29小題,共30分。
閱讀《鄭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試題。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xiàn)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惫唬骸盃栍心高z,蘩我獨(dú)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遂為母子如初。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涫侵^乎?”
第21題簡答 潁考叔為什么要“食舍肉”?文章表現(xiàn)潁考叔的“純孝”有何作用?(4分)
參考答案:引起鄭莊公的注意,引出下文。(2分)反襯莊公的偽孝。(2分)
第22題簡答 鄭莊公與姜氏“隧而相見”表現(xiàn)了鄭莊公怎樣的性格特征?(2分)
參考答案:虛偽。(2分)
第23題簡答 從全文來看這段文字有何作用?(4分)
參考答案:這是文章的“尾聲”,它使故事更加完整,(2分)也使莊公的性格更加突出。(2分)
閱讀蘇軾《前赤壁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試題。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p>
第24題簡答 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4分)
參考答案:曠達(dá)樂觀,超然物外(或“超脫”)。(4分)
第25題簡答 作者以水與月為喻,闡明了怎樣的哲理?(4分)
參考答案:萬物都具有變與不變的兩重性。(4分)
第26題簡答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文賦在語言上具有什么特點(diǎn)?(2分)
參考答案:駢散相間。(2分)
閱讀《詩經(jīng)·周南·桃天》,然后回答試題。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黃②其實(shí)。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注:①歸:嫁。②黃:大。
第27題簡答 “桃之天天,灼灼其華”屬于“賦、比、興”中的哪種手法?其中蘊(yùn)含著怎樣的深意?(分)
參考答案:用了“興”的手法(或“比興”)。(2分)借桃花起興,將女子比作桃花,形容女子貌美如花。(2分)
第28題簡答 詩中對桃花的描寫可分為哪幾個(gè)層次?這樣寫有怎樣的藝術(shù)效果?(4分)
參考答案:第一章借桃花寫女子年輕美貌;第二章借桃實(shí)達(dá)結(jié)婚生子的祝愿;第三章寫桃葉祝福婚后生活美滿。(2分)這樣寫使自然與人事融為一體。(2分)
第29題簡答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這是一首什么題材的詩?(2分)
參考答案:這是慶賀姑娘出嫁的詩。(2分)
2017成考:2017成人高考新手指南 成人高考報(bào)名條件 成人高考考試時(shí)間
成人高考培訓(xùn)班:2017年成人高考告別盲目備考,講師為你講解90%核心考點(diǎn),點(diǎn)擊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