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及解答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C 2.A 3.A 4.C 5.C
6.D 7.B 8.C 9.B 10.B
11.A 12.C 13.B 14.A 15.B
16.B 17.A 18.C 19.D 20.B
二、文言文閱讀:21~29小題,共30分。
21.成立:成人自立。 祚?。焊1?。祚:福。 兒息:兒子。息:子女。 嬰:纏繞,纏身。
22.外面沒有近親,家里沒有照應門戶的僮仆。孤孤單單,形影相伴。
23.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24.這首詩最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用以動寫靜、動靜相襯的手法,寫出了山村寧靜優(yōu)美的景色。傍晚,秋雨過后,明月初照,清新而靜謐。但詩人并沒有一味寫出山村如何寧靜,而是寫靜中之動,寫清泉在石上流淌,寫洗衣女子在竹林中說笑,寫漁船歸來攪動蓮花,給這幽靜的畫面增添了一些生趣,多了一種宜人的情調。動靜互相映襯,收到了良好的藝術效果。
25.《山居秋暝》是王維山水詩的代表作,鮮明地體現(xiàn)了“詩中有畫”的特點。在這首詩中,詩人以畫家的眼光來觀察景物,并在詩中成功地繪出完整的畫面。開頭兩句就給這幅畫定下了暗淡而清新的色調:秋天的傍晚,剛剛下過雨。三四句寫景,月光從松樹的縫隙照到地上,清泉從石上流過。五六句寫景和人,竹林中女子,蓮花中的漁船。詩中既有總體的色調渲染,又有具體的景物描寫,山月、清泉、竹林、蓮花、浣女、漁舟,構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
26.在這優(yōu)美的畫卷中,充滿著宜人的情趣,表明了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向往。
27.左右認為馮諼無好無能卻“貪而不知足”。有人認為馮諼是裝愚試探。
28.直接人物描寫:語言描寫,行為描寫?!耙兄鶑椘鋭Α保瑢儆谛袨榧毠?jié)描寫。
間接人物描寫:用他人的反應刻畫其性格,如“左右皆笑之”、“左右皆惡之”。
29.先抑后揚,凸顯馮諼與眾不同的“奇”。
三、現(xiàn)代文閱讀:30~38小題。共30分。
30.作者以自己和古今中外哲學家、文學家對時間和人生的深刻體驗,引出論題。作者的觀點:時間是極為寶貴的,在人短暫的人生中應如何去支配自己的時間。
31.從中外文學家對時間和人生的體驗來論述觀點。
32.比較論證方法中的類比論證。
33.對比、鋪墊、反襯手法。
34.香市主角的轉移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農(nóng)村自然經(jīng)濟日益凋敝,農(nóng)民日益貧困的現(xiàn)實。35.這一結尾已點明了20世紀30年代在帝國主義的經(jīng)濟侵略與軍閥勢力的滲透下,民族經(jīng)濟出現(xiàn)了蕭條停滯,市鎮(zhèn)的農(nóng)民和小商人都深受其苦。農(nóng)村經(jīng)濟破產(chǎn)導致了農(nóng)民生計困難,身無分文。他們作為農(nóng)村商業(yè)經(jīng)濟的最大消費者,已無任何購買力,這是市場無法活躍的原因。本文的結尾揭示了在20世紀30年代民族經(jīng)濟蕭條時期小商人與農(nóng)民的矛盾,又暗示了振興市鎮(zhèn)的經(jīng)濟絕不能靠敲詐和剝削已破產(chǎn)的農(nóng)民,而是要反對帝國主義的經(jīng)濟侵略,推翻反動政府的統(tǒng)治。
36.全詩從內容、結構上可分為兩層:
第一層(1~8行),是用鳥這一象征形象來表達詩人自己對中華大地飽含深情的至愛。第二層(最后兩行),再次強調詩人的哀傷是出于愛國情感。
37.本詩中的象征形象有鳥、暴風雨、土地、悲憤的河流、激怒的風和溫柔的黎明。作家用一組意象群來表達他對現(xiàn)實生活豐富的感受和復雜的情感,如用鳥來象征愛國詩人,用暴風雨來象征侵略者和反動勢力,用土地來象征飽受侵略和蹂躪的祖國,用悲憤的河流來形容人民悲憤的情緒,用激怒的風來指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怒吼聲,用溫柔的黎明來比喻美好而有希望的未來。
38.抒發(fā)了詩人對災難深重的祖國深沉的愛。
四、作文(略)
考點試題:2015大學語文議論文考試題 記敘文試題 詩詞典賦考點試題 小說考點試題
網(wǎng)校:2015年成人高考VIP輔導班全新上線 課程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