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41~5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21.在群落調查中,某物種出現(xiàn)的樣方數(shù)占調查總樣方數(shù)的百分比,即為該物種在該群落中的___________。
答案:頻度
22.一種植物通過分泌次生代謝物,對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產生影響的現(xiàn)象叫___________。
答案:他感作用(或化感作用)
23.不同地帶性森林群落的特征各異,___________群落具有物種非常豐富、生態(tài)位特化、季相不明顯等重要特征。
答案:熱帶雨林
24.綠色植物處在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鏈中的第___________營養(yǎng)級。
答案:一
25.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分為氣相型、沉積型和水循環(huán)三種類型。碳循環(huán)屬于___________型。
答案:氣相
26.林德曼通過對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___________定律,又叫林德曼定律。
答案:十分之一
27.僅對一方有利,對另一方無利也無害的種間共生關系稱為__________共生。
答案: 偏利
28.初級生產者中的綠色植物固定的能量來自___________。
答案:太陽(或太陽輻射)
29.最后產量恒值法則描述了植物的產量與___________的關系。
答案:密度
30.排放到大氣中的S02的增加,加劇空氣污染,也是導致___________產生的重要原因。
答案:酸雨
31.在生態(tài)學研究中,使用最早、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是___________。
答案:野外調查
32.在同一氣候區(qū),群落演替到最后階段只會形成一個氣候頂極。這是___________頂極學說的觀點。
答案:單元
33.根據(jù)阿倫定律,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帶的哺育動物,其四肢、尾和耳朵有趨于縮短的現(xiàn)象,這是對___________因子的適應。
答案:溫度
34.根據(jù)對水分的適應,陸生植物可分為濕生植物、___________植物和旱生植物。
答案:中生
35.光照不足導致植物光合作用下降時,增加C02濃度可在一定范圍內減輕光合作用的下降程度,這種現(xiàn)象即為生態(tài)因子之間的___________。
答案:補償作用
36.森林群落的垂直結構通常包括喬木層、___________、草本層和地被層四個層次。
答案:灌木層
37.單位面積或空問內同種個體的數(shù)量稱為種群___________。
答案:密度
38.與r對策生物相比,K對策生物的出生率___________。
答案: 低
39.內稟增長率是種群在最適條件下表現(xiàn)出來的___________增長率。
答案:最大
40.根據(jù)降水量的不同,我國從東南到西北可以劃分為三個等雨量區(qū),植被類型也相應分為三個區(qū),即森林區(qū)、___________和荒漠區(qū)。
答案: 草原區(qū)
2018成考報名:2018年成人高考報名時間/入口
2018報考指南:2018年成人高考報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