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5分)閱讀文言文、古詩,完成16-20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shù)傳而白為黑,黑為白。故狗似猩①,猩似母猴②,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此愚者之所以大過③也。
柬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④,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日:“丁氏穿井得一人?!眹说乐勚谒尉?。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時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耍蝗魺o聞也。
子夏⑤之晉,過衛(wèi),有讀史記⑥者曰:“晉師三冪涉河。”子夏日:“非也,是已玄也。夫已與三相近,豕與玄相似?!敝劣跁x而問之,則日“晉師已玄涉河”也。
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jīng)⑦,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則何以慎?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為⑧所聞,則得之矣。
注:①貜(jué)大獼猴。②母猴:叉叫沐猴、獼猴。③過:錯誤。④穿井:打井。
⑤子夏·孔子的學生。⑥史記:史書。⑦經(jīng):界線。⑧為:這里是審察的意思。
第16題填空 文中能夠表明本文中心論點的一句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4分)
參考答案:(4分)夫得言不可以不察。(2分)舉例論證(2分)
第17題填空 “丁氏穿井”鬧出了什么笑話?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笑話?子夏為什么敢于質疑書上的記載?(6分)
參考答案:(6分)明明是丁氏打了井,可以節(jié)省一個勞動力,卻誤傳為打井挖出一個人來。(2分)因為丁氏傳出的“吾穿井得一人”的話過于簡捷,有歧義,結果以訛傳訛。(2分)
“三豕過河”的記載不合常理,“三豕”“己亥”字形接近。(2分)(意思對即可)
第18題填空 將文章最后一句話(畫線部分)譯成現(xiàn)代漢語,并說說它的含意。(6分)
參考答案:(6分)遵循事物的規(guī)律和人的情理,來審案自己聽到的傳聞,就可以知道真實的情況了。(3分)這句話強調了尊重事理人情的重要性,提出了“察言”的原則和方法。(3分)
(意思對即可)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19-20題。
跋子瞻和陶詩
黃庭堅
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
彭澤千栽人,東坡百世士。
出處雖不同,風昧乃相似。
注:時宰:指當時的宰相章伴(dūn).他對蘇軾一貶再貶,必欲致之死地。
彭澤:指陶淵明,他任彭澤縣令后一百多天即棄官歸隱。出處:出仕和隱居。
第19題填空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表現(xiàn)了蘇軾怎樣的情懷,這兩句詩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4分)
參考答案:(4分)表現(xiàn)了蘇軾隨遇而安的樂觀曠達情懷,以及追慕古代高人隱士(陶淵明),以寫詩自娛的優(yōu)雅情趣。(2分)
這兩句詩具有夸張和幽默的效果,生動地刻畫出蘇軾不畏強權、我行我素的精神品質。(2分)(意思對即可)
第20題填空 “千載人”和“百世士”是什么意思?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觀點?(5分)
參考答案:(5分)“千載人”和“百世士”都是贊美兩位詩人的話,稱他們是“流芳千年百世的人”;(2分)
蘇軾和陶淵明在仕(蘇)與隱(陶)的人生選擇上雖然不相同,但他們超脫世俗、率性任真的“性情”是相同的。(3分)(意思對即可)
五、作文1(20分)
第21題 一位慈善家好不容易幫助某個青年治好了腿疾,沒想到這個青年后來成了搶劫犯。這位慈善家深有感慨地說:“我只想讓他盡快走起來.卻沒有教他應該往哪里走?!闭堃源耸聻樵掝},寫一篇200字的議論短文。(20分)
參考答案:(略)
第22題 溝通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不可或缺的行為方式。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都需要溝通。溝通可以加強了解,化解矛盾,增進友誼,促進和諧。請以“溝通”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50分)
參考答案:(略)
2017成考:2017年成人高考新手指南 2017年成人高考報名時間/入口
告別盲目備考,鎖定考點,突破難點,2017年成人高考一次過不是問題!點擊進入>>
掃一掃,隨時隨地學習,海量試題等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