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煉油廠火災要充分利用(C)水槍和移動水炮進行全面冷卻。
A、小口徑
B、直流
C、大口徑
D、噴霧
1022.撲救油罐火災時,對沒有損壞的保溫管道可不進行冷卻,冷卻重點應放在(C)。
A、管道
B、罐壁
C、閥門
D、罐體內(nèi)
1023.擔任控制和進攻的水槍,應以 為主。實施掩護、冷卻或排煙的水槍,應以 為主。(A)
A、直流水槍;噴霧水槍
B、噴霧水槍;直流水槍
C、脈沖水槍;多功能水槍
D、直流水槍;脈沖水槍
1024.在地下商場滅火救援中,疏散和搶救人員的基本順序是(D)。
A、出入口處—袋形走道處—通道。
B、袋形走道處—通道—出入口處。
C、通道—袋形走道處—出入口處。
D、出入口處—通道—袋形走道處。
1025.除規(guī)范有特殊規(guī)定外,人員密集場所一般要求每一個防火分區(qū)的安全疏散出口不應少于(B)個。
A、1
B、2
C、3
D、4
1026.人員密集場所滅火器配置的危險等級多為(A)。
A、嚴重危險級
B、中危險級
C、輕危險級
D、中、輕危險級
1027.人員密集場所選配滅火器時,如選擇干粉滅火器,應選用(C)滅火器。
A、碳酸氫鉀
B、碳酸氫鈉
C、磷酸銨鹽
D、碳酸氫銨
1028.(D)滅火系統(tǒng)不應設置在人員密集場所、應爆炸危險的場所及有超潔凈要求的場所。
A、二氧化碳
B、七氟丙烷
C、IG541
D、熱氣溶膠預制
1029.(A)是指有可能發(fā)生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重大財產(chǎn)的火災,爆炸、毒害等災害事故的場所設施。
A、消防重大危險源
B、危險化學品生產(chǎn)、儲存場所
C、人員密集場所
D、大型化工企業(yè)
1030.不屬于地下工程火災撲救戰(zhàn)術措施的是(C)。
A、分段合擊
B、區(qū)域窒息
C、內(nèi)外結(jié)合
D、重點突破
1031.撲救地下商場火災時通常選擇在(A)實施進攻。
A、上風向出入口
B、下風向出入口
C、通風口
D、豎向管道井
1032.撲救地下商場火災時,前沿指揮所應設置在(D)或消防控制室
A、出入口處
B、下風口處
C、通風管道口處
D、主攻入口處
1033.撲救地下商場火災時,應當利用(B)的戰(zhàn)術措施,控制火勢,消滅火災。
A、梯隊進攻,內(nèi)外夾擊
B、多點進攻,強攻近戰(zhàn)
C、梯隊掩護,重點突破
D、內(nèi)外結(jié)合,重點突破
1034.撲救地下商場火災要按照(A)的戰(zhàn)術要求,積極疏散、救助被困人員。
A、攻防并舉、固移結(jié)合
B、梯隊進攻,內(nèi)外夾擊
C、梯隊掩護,重點突破
D、內(nèi)外結(jié)合,重點突破
1035.撲救醫(yī)院火災時,整個救護行動要在(D)指導下進行。
A、火場指揮部
B、消防指揮員
C、戰(zhàn)斗員
D、醫(yī)務人員
1036.某商場發(fā)生火災,燃燒面積為400m2 ,若火場滅火用供水強度為0.20L/S.m2 ,使用19mm水槍滅火有效射程為15m,火場滅火需用(C)支水槍。
A、10
B、12
C、14
D、16
1037.撲救醫(yī)院火災時,必須要堅持(B)原則,集中兵力于火場主要方面。
A、加強第一出動力量
B、救人第一
C、強攻近戰(zhàn),固移結(jié)合
D、確保重點,減少傷亡
1038.撲救相互毗連的大型商場火災時,力量部署應以(A)為主,并設立第二道防線。
A、下風方向
B、上風方向
C、重要目標
D、蔓延方向
1039.在撲救多層商場火災時,力量部署的順序是(B)。
A、先著火上層、再著火層、后著火下層
B、先著火層、再著火上層、后著火下層
C、先著火下層、再著火上層、后著火層
D、先著火層、再著火下層、后著火上層
1040.撲救影劇院火災,如果在(A)分鐘內(nèi)不能控制火勢,就可能使火勢發(fā)展到猛烈燃燒階段。
A、5-10
B、10-15
C、15-20
D、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