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照料設施定義、形式與類型
(一)定義
床位總數(shù)大于或等于 20 床(人),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務的公共建筑。其他專供老年人使用的、非集中照料的設施或場所,如老年大學、老年活動中心等不屬于老年人照料設施,其防火設計要求按本規(guī)范有關公共建筑的規(guī)定確定(對于非住宅類老年人居住建筑,按本規(guī)范有關老年人照料設施的規(guī)定確定)。
(二)設置形式(3種)
(1)獨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設施,包括與其他建筑貼鄰建造,貼鄰時采用應防火墻分隔;
(2)與其他建筑組合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設施,上下組合,老年在下;其防火設計要求應根據(jù)該建筑的主要用途確定其建筑分類。
(3)設置在其他建筑內的老年人照料設施,其防火設計要求應根據(jù)該建筑的主要用途確定其建筑分類。
(三)類型(3種)
(1)老年公共活動用房指用于老年人集中休閑、娛樂、健身等用途的房間;
(2)康復與醫(yī)療用房指用于老年人診療與護理、康復治療等用途的房間或場所。
(3)老年生活用房指用于老年人起居、住宿、洗漱等用途的房間。
二、老年人照料設施防火設計要求
(一)建筑分類
獨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設施,高度大于24m,屬于一類高層公共建筑。
(二)耐火等級
除木結構建筑外,老年人照料設施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三級。
(三)高度/層數(shù)
(1)獨立建造的一、二耐火等級老年人照料設施的建筑高度: 不宜大于32m,不應大于54m。
①當確需建設建筑高度大于 54m 的建筑時,要在本規(guī)范規(guī)定的基礎上采取更嚴格的針對性防火技術措施,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經專項論證確定;
②本條規(guī)定是針對獨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設施;
③對于設置在其他建筑內的或與其他建筑組合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設施,其設置高度和層數(shù)也應符合本條的規(guī)定,即老年人照料設施部分所在位置的建筑高度或樓層要符合本條的規(guī)定。
(2)獨立建造的三級耐火等級的老年人照料設施:不應超過2層。
(四)平面布置
(1)老年人照料設施宜獨立設置,當老年人照料設施與其他建筑上、下組合時,老年人照料設施宜設置在建筑的下部。
(2)老年人公共活動用房、康復與醫(yī)療用房設置在地下、半地下時,應設置在地下一層,每間用房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200㎡且使用人數(shù)不應大于30人(居住用房不應設置在地下、半地下)。
(3)老年人照料設施中的老年人公共活動用房、康復與醫(yī)療用房設置在地上四層及以上時,每間用房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 200㎡且使用人數(shù)不應大于30人。
(五)防火分隔
老年人照料設施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墻和 1.00h 的樓板與其他場所或部位分隔,墻上必須設置的門、窗應采用乙級防火門、窗。
(六)安全出口
(1)公共建筑內每個防火分區(qū)或一個防火分區(qū)的每個樓層,其安全出口的數(shù)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于 2 個。
(2)設置1個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樓梯的公共建筑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除托兒所、幼兒園外,建筑面積不大于 200m2且人數(shù)不超過 50 人的單層公共建筑或多層公共建筑的首層。
(七)疏散門
(1)公共建筑內房間的疏散門數(shù)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于 2 個。
(2)除托兒所、幼兒園、老年人照料設施、醫(yī)療建筑、教學建筑內位于走道盡端的房間外,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房間可設置 1 個疏散門:
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或袋形走道兩側的房間,對于托兒所、幼兒園、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建筑面積不大于 50㎡;對于醫(yī)療建筑、教學建筑,建筑面積不大于 75㎡; 對于其他建筑或場所,建筑面積不大于 120㎡。
(八)疏散樓梯
(1)疏散樓梯或疏散樓梯間宜與敞開式外廊直接連通,不能與敞開式外廊直接連通的室內疏散樓梯應采用封閉樓梯間。
(2)建筑高度大于 24m 的老年人照料設施,其室內疏散樓梯應采用防煙樓梯間。
(3)建筑高度大于 32m 的老年人照料設施,宜在 32m 以上部分增設能連通老年人居室和公共活動場所的連廊,各層連廊應直接與疏散樓梯、安全出口或室外避難場地連通。
(九)避難間
(1)3 層及 3 層以上總建筑面積大于 3000㎡(包括設置在其他建筑內三層及以上樓層)的老年人照料設施,應在二層及以上各層老年人照料設施部分的每座疏散樓梯間的相鄰部位設置 1 間避難間。
(2)當老年人照料設施設置與疏散樓梯或安全出口直接連通的開敞式外廊、與疏散走道直接連通且符合人員避難要求的室外平臺等時,可不設置避難間。
(3)避難間內可供避難的凈面積不應小于 12㎡,避難間可利用疏散樓梯間的前室或消防電梯的前室。
(4)供失能老年人使用且層數(shù)大于2層的老年人照料設施,應按核定使用人數(shù)配備簡易防毒面。
(十)消防電梯與非消防電梯
(1)5層及以上且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包括設置在其他建筑內五層及以上樓層)的老年人照料設施。
(3)老年人照料設施內的非消防電梯應采取防煙措施,當火災情況下需用于輔助人員疏散時,該電梯及其設置應符合本規(guī)范有關消防電梯及其設置的要求。
十一、保溫層
除建筑外墻采用保溫材料與兩側墻體構成無空腔復合保溫結構體外,下列老年人照料設施的內、外墻體和屋面保溫材料應采用燃燒性能為 A 級的保溫材料:
(1)獨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設施;
(2)與其他建筑組合建造且老年人照料設施部分的總建筑面積大于500㎡的老年人照料設施。
三、老年人照料設施消防設施設置要求
(一)室內消火栓
高層老年人照料設施和體積大于5000m3的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等單、多層建筑。
(二)消防軟管卷盤
老年人照料設施內應設置與室內供水系統(tǒng)直接連接的消防軟管卷盤,消防軟管卷盤的設置間距不應大于 30.0m。
(三)自動滅火系統(tǒng)
老年人照料設施,總建筑面積大于 500㎡的老年人建筑。
(四)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
老年人照料設施場所均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
(五)供電時間
醫(yī)療建筑、老年人照料設施、總建筑面積大于100000㎡的公共建筑和總建 筑面積大于20000㎡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應少于1.0h。
(六)疏散照明
①對于疏散走道,不應低于 1.0 lx;
②對于人員密集場所、避難層(間),不應低于 3.0lx;對于老年人照料設施、病房樓或手術部的避難間,不應低于 10.0lx;
③對于樓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難走道,不應低于 5.0lx;對于人員密集場所、老年人照料設施、病房樓或手術部內的樓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難走道,不應低于10.0lx。
(七)電氣火災監(jiān)控系統(tǒng)
老年人照料設施的非消防用電負荷應設置電氣火災監(jiān)控系統(tǒng)。
經典題型演練
1、某養(yǎng)老院,共5層,建筑高度為22m,每層建筑面積為1000㎡。該養(yǎng)老院的下列防火檢查結果中,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要求的是( )。
A.地上三層設有1間建筑面積為300㎡的診療室
B.地下一層設有1間建筑面積為200㎡的健身房有35人使用
C.地上四層設有1間有40個就餐座位的餐廳
D.疏散門采用火災時能自動開啟的電動推拉門
2、某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對不同工程項目的消防應急燈具在蓄電池電源供電時的持續(xù)工作時間進行檢測,根據(jù)現(xiàn)行國家標準《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技術標準》(GB51309),下列檢測結果中,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是()。
A.某建筑高度為55m,建筑面積為10000㎡的辦公建筑的消防應急燈具持續(xù)工作時間為0.5h
B.某建筑面積為1500㎡的幼兒園的消防應急燈具持續(xù)工作時間為0.5h
C.某建筑面積為1500㎡的養(yǎng)老院的消防應急燈具持續(xù)工作時間為0.5h
D.某建筑面積為1000㎡的KTV的消防應急燈具持續(xù)工作時間為0.5h
(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不應小于1.5h。
(2)醫(yī)療建筑、老年人照料設施、總建筑面積大于100000m2的公共建筑和總建筑面積大于200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應少于1.0h。
(3)其他建筑,不應少于0.5h。
3、下列民用建筑房間中,可設一個疏散門的是( )。
A.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內位于走道盡端,建筑面積為 50 m2 的房間
B.托兒所內位于袋形走道一側,建筑面積為 60 m2 的房間
C.教學樓內位于袋形走道一側,建筑面積為 70 m2 的教室
D.病房樓內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建筑面積為 80 m2 的病房
1 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或袋路走道兩側的房間,對于托兒所、幼兒園、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面積不大于50m2;對于醫(yī)療建筑、教學建筑,建筑面積不大于75 m2; 對于其他建筑或
場所,建筑面積不大于120 m2
2 位于走道盡端的房間,建筑面積小于50 m2且疏散門的凈寬度不小于0.90m,或由房間內任一點至疏散門的直線距離不大于15m、建筑面積不大于200 m2 且疏散門的凈寬度不小于1.40m。
3 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內建筑面積不大于50 m2 且經常停留人數(shù)不超過15 人的廳、室。
各位考友,對于這個知識點還有什么問題或疑問的,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233網校特別聲明:本篇內容為233網校一級消防工程師老師整理歸納,對于需要復制、轉載、鏈接和傳播文章內容的,請注明文章內容源自233網校,違者必究!